近期多起孩子离家出走事件令人揪心。缺少沟通,动辄离家,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其实,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没有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意气用事离家出走固然不对,然而我们的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反躬自问:“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存在问题?” 现在的中国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真是万般宠爱聚于一身,孩子从小被宠惯了,到了青春叛逆期,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就向家长要权利和自由,其实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会遭遇到各种挫折,开始有了更多样的情绪体验。对女孩来说,会体验到自我怀疑、抑郁等情绪,变得内向;对男孩而言,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而如果这时家长对孩子理解得少,缺乏足够的尊重,日常疏于沟通,只是把孩子当成考试工具,一味逼孩子考出高分数,孩子内心会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抵触的情绪越大,双方往往会发生冲突。 其实,如果父母能够读懂孩子青春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在教育引导孩子的同时,尊重孩子,冲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结果了。一方面,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另一方面,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信。这时,家长和孩子间最好的角色是朋友,敞开心扉,充分沟通,化解因年龄差距产生的代沟。家长可以试着去接触孩子的世界,多留意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如孩子喜欢阅读的书籍等。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在问题出现时从容地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