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这七种生活技能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仁爱慈善的性格 专门研究良善行为的专家,同时也是作家的Bernadette Rusell认为:「学会善良与同理心,将会使孩子更快乐。」在她的研究中发现,善良的孩子将会更快速交到朋友,而「善良」这件事情,是每个人出生就已拥有,身为教育者所需要做的,只是将其发扬光大而已。 我们可以与孩子从简单的小游戏──「这是我的朋友(兄弟姊妹)」开始:将孩子们两两配对,请他们尽力说出对方的优点,以及曾做过出色的事情,这将会使孩子拥有良好并正向的感觉。 如果孩子还太小无法清楚表达,则让教育者与孩子配对,由教育者说出孩子的良好特质(最好再举例说明),透过实际的鼓励,将能清楚感受到孩子的热情回应。 好奇心的养成 孩子生下来对世界就是充满好奇心的,身为父母的我们,如何培养并且持续孩子的这个天赋,自然是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我们得先有心理准备:这个任务可能是无聊并且需要充满耐心,毕竟孩子可能会问上万次的为什麽(然后每个都得回答)。 不过,孩子探问的过程,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方法之一。父母(主要照护者)需要注意孩子对甚麽事物有兴趣,并且也一起投入到他们的兴趣之中──即使今天他们有兴趣的是用泥巴做成各种不同的饼乾。 记得,要鼓励孩子保持好奇心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也拥有十足的好奇心! 感受当下的情绪 每个人在婴儿时期,往往处在快乐的情绪当中,没有任何烦恼,然而随著年纪的增加,人们时常忘记当下的开心,反而是为了昨天或明天的烦恼而焦虑......事实上,这是可以从孩提时代开始训练。 最基本的作法,就是当我们与孩子在公园散步时,提醒孩子注意、并亲身感觉周遭的一切事物──鸟儿的鸣叫、黄色的花朵、或者是风的吹拂,都能让孩子可以注意并体验当下美好感受。 与孩子一起进行这样的活动,不只让他们实际了解「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也可以藉此教导他们使用「形容词」;最重要的是,练习「当下所发生的事」,能建立孩子清晰的记忆,对日后的生活将有莫大帮助。 认真倾听的能力 如果我们花时间来倾听孩子的一言一语,并且适度地给予回馈,他们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将我们的行为视为榜样,并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所以,当孩子有(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诉说,请放下手边的工作或家务,认真倾听他们所要表达的事情,并适度的让孩子知道──你听懂了。 这是从孩子刚出生,就可以培养的能力。当他们还在襁褓中,如果照护者对他们的咿咿呀呀都能有所回应,当孩子渐渐长大,所能使用的词彙也越来越多时,我们将会发现孩子也会认真地倾听你所说的话,并且有礼貌的回答并提问,让双方能保持良好的沟通。 拥有同情心 对一个幼儿来说,能够拥有同情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是,毕竟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凡事都还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认真地体会到他人的想法。 这时候父母亲应该做的就是,在孩子的面前展现「同情(同理)心」。试著在说明某一事件时,加入情绪的解释,例如:「妹妹因为玩具被哥哥抢走了,所以她觉得很难过也很不开心。」藉由实际的情境与情绪的说明,让孩子对抽象的情感可以更有概念。 接著也可以透过问题,让孩子产生共鸣,如:「我们要怎麽帮助妹妹才好呢?」孩子藉由思考解答,可以踏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圈,慢慢理解同情心的意义。 对周遭事物产生信任 学习信任是所有生活技能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孩子还在婴儿时期,父母与主要照护者的态度,决定他们日后对周遭事物是否能产生信任与否:当一个小婴儿在一个安全并且充满信任感的环境之中,他们会相当自在的表达自己,并与周遭的人产生爱的连结。 因此,父母与主要照护者千万不要轻忽自己的一举一动,即使是再小的举动,都是孩子观察并且建立起核心生活技能的因素,当然,这些也是孩子在成年之后,是否能拥有自信并且快乐人生的重要关键! 接受失败的低潮 我们常常想保护孩子,尽力避免他们失望或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但这同时也意味著,当我们尽力为孩子消除生活中会遇到的不公平时,也将他们关进了温室之中,其实,这时候的孩子更需要学习如何面对失望与挫折。 试著将「成功的定义」从结果转换到孩子的努力吧!找出孩子在过程中,值得称讚的特点与专长,透过正向的评价,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会对下一次的挑战更有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