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肚到底是个啥? 以下是真实案例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问: 我也是个儿科医生,熟悉便秘的治疗,但很多婴儿两三天不拉,家长就会认为孩子只是在攒肚,甚至有些四五天、更夸张的十几天不拉,家长也宁愿相信孩子是攒肚,不愿意按便秘治疗。攒肚好像和厌奶期一样,成了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现象了。 许教授您能给大家讲讲,攒肚正常吗? 答: 不时有家长问宝宝攒肚,我随便上网搜了一下,随便上个妈妈论坛就发现,原来这个话题这么多人在参与,原来实在太多人参与了。 发现有两个“常识”: 1、以为是便秘拉不出,开塞露伺候; 2、以为吸收好长成肉,没有东西拉了。 网上也有很多文章,教新手妈妈区别攒肚和便秘,说只要孩子“照吃照睡精神好,拉得不干不硬不费劲”,就是在攒肚子,便便间隔时间长、次数少也不必担心,攒肚说明孩子“胃口要变大啦,会吃得更多啦,在长身体啦,是好事!”……等等,众说纷纭。 那究竟什么是“攒肚”? 攒肚,医学上是没有这种疾病的,是民间的一种说法。通常指小宝宝大便不规律了,减少了,或者几天不拉大便的情况。 家长要掌握一个原则:只要孩子便便不正常,包括次数、味道、颜色、性状、时间,那都说明孩子的消化不正常 了,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家长要有所警惕。 究竟什么是攒肚呢?所谓的攒肚,其实就是宝宝积食了! 有的家长说,孩子7天不拉便便,长了3斤,真的确定这3斤是肉吗? “攒肚”也好,“厌奶期”也好,都是很明显的孩子积食的表现,而攒肚,大多数时候,就是我们说的“新积”! 1、 攒肚和便秘是一回事吗? 不是。但是攒肚可能会发展成为便秘。 攒肚,是因为饮食因素不合理,或者天气啊、受凉啊等原因,诱发宝宝的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被消化吸收,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宝宝出现类似于便秘的表现。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新积”。这个时候用开塞露,效果不明显,就是这个原因。 在宝宝出现攒肚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极有可能转变成便秘的。这时候用开塞露可能会有些效果,但是小宝宝,不建议经常用。 2、 为什么小宝宝容易“攒肚”? 孩子“脾常不足”,所以“攒肚”现象经常容易发生,是不正常中的正常现象,很普遍。 孩子是“纯阳之体”,生机勃勃,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我们大人对脾的要求,就是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即可。但是孩子的脾,除了满足日常消耗,还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孩子脾的负担,实际上相对来说,比成人脾的负担更大。孩子“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机能稚嫩,功能薄弱。相比自身生长发育的需求来说,孩子脾的能力就显得不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常不足”。 脾的能力相对弱,消化吸收不了,食物就会积滞,积滞久了就会反过来还会进一步损伤脾胃。 3、 宝宝不拉粑粑会不会是没吃饱? 有种饿,叫“妈妈觉得饿”……没有一个妈妈不会担心宝宝没吃饱的。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拉便便是吃多了,不是吃少了。如果继续给孩子吃很多,孩子积食的情况不能得到缓解,就会新积变久积,脾胃功能受损,就更容易反复的出现攒肚的情况。 4、 吃母乳的宝宝会攒肚吗? 同样也会! 很多吃配方奶粉的婴儿,可能由于一些原因,比如奶粉中的某些成分不易被吸收、奶粉冲得太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容易攒肚。 而通常,用纯母乳喂养,吸收更好,宝宝排便的次数会比吃奶粉的多。但如果吃的过多,母乳妈妈饮食不注意,宝宝同样会积食。 宝宝“攒肚”怎么处理? 1、 助消化 调整孩子饮食,减少乳食,可以给宝宝喝三星汤助消化。 2、 小儿推拿 攒肚的通常都是小宝宝,这个时候是孩子构建自身肠道环境菌群的关键期,不建议用药,包括益生菌、开塞露,甚至是自制的一些东西来帮助刺激**或者滑肠等。这些还是会刺激肠道,而且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三星汤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尽量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最安全有效,不破坏孩子自身内部微生态平衡的,是小儿推拿。无论是积滞还是便秘,效果都会很明显。 推拿处方 1清胃经300下 2补脾经300下 3运内八卦200下 4清肝经100下 5揉按小天心100下 6掐合谷100下 7顺逆摩腹各100下 8揉足三里200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