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整理电脑,发觉娃爹随手拍的一个视频:宝宝从玩具堆里找到一个小熊,兴致勃勃的跑来送给我:“妈妈,小熊!” 坐在旁边的我盯着电脑,敷衍的告诉他:“乖,自己玩。” 老公有点幸灾乐祸的凑过来:“总说我陪宝宝不专心,你这可是铁证如山吧。” 不禁汗颜,这一幕我完全没有印象,更诧异于自己竟然会用这样糟糕的方式回应孩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许还会固执的认为我爱他,倾尽全力、毫无保留,适用于任何歌颂母爱的词语。 重新审视这个时刻自己的爱:满地的玩具、心不在焉的妈妈、聊胜于无的陪伴,如果说这就是爱的呈现,那么所谓对孩子的爱,可能更多的只是我“以为”我爱他。 珍宝很喜欢《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每天睡觉前都会从一大堆绘本里翻出来:“妈妈,讲!” 这是个很简单很简单的故事。 栗色小兔子用自己笨拙的表达方式不断告诉大兔子:我很爱你,有那么那么爱你;大兔子总是能够用更巧妙的形容和更聪明的方法,告诉小兔子他更爱她。 讲完故事,宝宝也总要用力的张开手臂,“妈妈我有这么这么爱你。” 陪他做游戏,他凑上来仔细研究我的眼睛,“妈妈眼里有个宝宝。” 看到我腿上被蚊子咬的包,他跑去拿药膏来给我,然后指着自己小胖腿半安慰半是愤愤:“坏蚊子,咬完宝宝咬妈妈,打死它!” 出去参加课程,奶奶告诉他妈妈星期天就回来,不识字的小朋友每天都要踩着小板凳,伸手指着高高的挂历上大声说:“妈妈星期天就回来啦!” …… 出差时间稍微长一点,心急火燎赶回家,他变得有点害羞生疏,把脸藏在奶奶背后偷偷看我。 我抱起他亲亲脸颊,问他:妈妈可想你了!你想不想妈妈呀? 我不停的告诉他我多想他,小家伙只是扭来扭去的笑,就不接话。 我说,小坏蛋,都不知道想妈妈。然后就从包里翻出绘本来给他念。念着念着,小朋友就贴着我,贴得越来越紧,然后不断抬头看我“妈妈!”“妈妈!” 他撅着屁股从玩具堆里翻了半天,翻出珍藏的饼干塞进我嘴里,“妈妈吃饼饼。”这大概是两岁的他认为全世界最好吃的东西,所以咬了小小的一口,剩下的郑重的珍藏起来送给妈妈。 在小区遇到邻居寒暄了几句,宝宝突然很大声的说:“这是我妈妈!”我们吓了一跳,邻居哈哈大笑:“好的,我知道是你的妈妈。” 他像栗色小兔子一样,毫无条件的认真表达着他小小的、全部的爱。 我给他买漂亮的衣服、有趣的玩具、各种各样的启蒙书本,像大兔子一样,用成人可具象的价值评估我更爱他多一点。 他的爱,没有附加条件,不因为我的身份、工作、外表而增减半分,只是因为我是他的妈妈而骄傲; 我的爱,总是有他要更聪明、更能干、更讨人喜欢的种种期望;爱着他,却也羡慕另一个小孩眼睛更大,也会因为他比别的小朋友多认识几个字沾沾自喜,会因为他把刚刚换上的衣服弄脏而恼火。 很多时候,他对我说的是最简单的:“妈妈我爱你。” 更多时候,我对他说的是:“宝宝,你要乖,要听话,大家才会喜欢你。” 乖、听话、漂亮、聪明、活泼、可爱……受欢迎的孩子有很多很多的形容词,也有很多很多受欢迎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我的宝宝是最讨人喜欢的那个,以为这样他就会得到这个世界最温柔的对待。然而却常常忽视了,让他欢喜的全世界往往就是爸爸妈妈。 这个世界大概不止一个这样的我,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中努力前行,为一地鸡毛心力交瘁。因为工作的疲惫放任自己对孩子的慢待;对他撒娇纠缠不耐烦,对他“不懂事”烦躁,一次次因为工作太忙取消答应他的事情,又用玩具零食去弥补,好让自己“理直气壮”的借爱之名。 我们一直站在成人的价值投入去标榜父爱母爱,却忽视了透过孩子的眼睛,去看看他们如何爱着你。宝宝到来之前,我一直以为孩子只是生命的延续,而他用他蹒跚的脚步和稚嫩的声音,一点一滴剥蚀掉被尘世风化的外壳,让我能够慢慢的、温柔的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