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家长发觉孩子做事不积极,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诱使孩子做事,通常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奖励,给好处。但是这些方式,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在大家就跟随《熊孩子那些事儿》来看看吧。 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想让孩子做一件事,例如扫一下地,就会如此说“儿子,帮妈妈扫下地,今天就可以给你买巧克力吃。”这个方法刚开始时屡试不爽,但时间久了,发觉巧克力已经无法打动孩子了,于是就尝试换成冰激凌、可口可乐等等,但孩子的积极性也并不怎么高。再后来,零食已经不能打动他了,也许就换成了零花钱。可是如果有一天,父母所提出的物质奖励再也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呢?我们该怎么去让孩子完成他应该做的事呢?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从幼儿园中选取了一些会画画的孩子,将他们随机分成了两组,心理学家对第一组孩子许诺“画得好就给奖励”,对第二组则只是说“我非常想看你们画的画”。实验中,两组孩子都非常高兴,绘画结束后,第一组孩子们得到了奖品,第二组孩子们只是得到了称赞的话。实验进行三周后,心理学家发觉,第一组孩子大多都不情愿主动去画画了,而第二组孩子则一如既往的对画画非常有兴趣。 这个实验和我们开始举的例子其实是一样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反而是给奖励的孩子们做事的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呢? 原来是这样的,同样是鼓励行为,给物质奖励激发的是孩子的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强度和持久性是非常有限的,孩子做事的原因不是事情本身,是否做完全取决于奖励是否吸引他,做事对他们来讲只是一种获取奖励的手段,说的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个负担,因此奖励刚开始有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奖励会造成做事的意愿逐渐下降。 而对孩子努力的肯定和赞赏可以引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培养会让孩子更注重对事情本身的关注,他可以从事情本身获得掌控力、成就感,这样内在动机就会逐渐转化为持之以恒做事的动力。因此,完全是因为你的错误鼓励方式毁掉了孩子的积极性。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鼓励的确可以增加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听到此处,可能有些想法偏激的家长会觉得,既然奖励有这么多坏处,干脆撤销孩子所有的物质奖励。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前面的实验只是告诉大家过度奖励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而对于一些孩子一开始就不愿做的事情,物质奖励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引导孩子去做事,随后的重点在于鼓励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将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而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做事就是为了奖励,最好将物质奖励与做事本身联系到一起。所以正确的鼓励方法非常重要。 第二,对孩子努力进行肯定时,要肯定细节信息,提高孩子的胜任感。 父母常用的鼓励方法是,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比较好的事情,都会对孩子说“宝宝,你真棒!”但其实时间久了,这种笼统的鼓励根本起不到效果。较好的做法是这样说,“孩子,你这次跑步中间没有休息,做的真好!”“珍宝,你的画里面用的颜色搭配真漂亮!”“孩子,你作文里用妈妈和孩子比喻地球和月亮的关系,这个比喻太生动了!”只有这种走心的评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鼓励效果,将孩子的内在动机激发,对他所做的事情更感兴趣。 第三,让孩子参与协商讨论:事情何时做、怎么做。 随着孩子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会越来越不喜欢按照他人的安排做事,所以增强孩子做事的内在动机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件事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感受到被父母所尊重,而且有了对事情的自主感和掌控感。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去做事,迁移到学习上也是一样的。 看吧,如何鼓励孩子、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也是一门学问,千万要小心,错误的方法有可能将孩子积极的萌芽扼杀在错误鼓励的摇篮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