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延迟满足根本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举报/反馈

很多人都看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讲的是关于延迟满足:给孩子发软糖,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坚持不吃,就可以得到两块糖,忍不住吃掉的孩子,就得不到第二块糖。14年的跟踪调查,发觉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而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则比较固执、孤僻,很难承受挫折与压力。所以呢,家长们一直认为,延迟满足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为了训练孩子,家长们咬紧牙关,一拖再拖。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真正的延迟满足是什么样的,你们那个一拖再拖的手法,根本就不是心理学上的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根本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我们首先来看看延迟满足的定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上述实验中,没有人逼迫孩子做什么选择,是否坚持到最后,也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都是基于父母控制孩子,不让孩子得到。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对延迟满足,最大的歪解。

另外延迟满足实验还有几个延伸研究:

第一、5岁的孩子才逐渐出现延迟满足的能力,再小的孩子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到了8-13岁,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发展出这项能力。所以呢,家长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缺乏这项能力。

第二、孩子自己控制的时候,比被别人要求延迟的时候,坚持的时间要长。

第三、大人是否可信十分重要。如果是不靠谱的家长跟孩子说,你只要坚持就能得到两块糖,孩子可能就不信,过一会就吃掉了;而靠谱可信的家长和孩子提这个要求,孩子就能坚持更长时间。这就告诉家长们,你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信任的环境,而不是刻意训练,刻意训练只会破坏这份信任感。

第四、稀缺性会影响孩子的判断。后续研究证明,对孩子来说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稀缺的东西,他们可以等待的时间就越短;平时特别容易得到,他们觉得不是很珍贵的东西,就可以不在乎,等待更长时间。如果说,家长刻意训练孩子延迟满足,总是不让孩子得到,孩子就会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稀缺的,一旦遇到,就会立即想要。所以,有的孩子的自控力比别的孩子强,这背后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孩子在生活中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延迟,父母能够充分接受并回应他的情感,让孩子不至于觉得一切都是稀缺的。

因此,父母不要刻意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父母对宝宝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很多动物都有及时回应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老鼠会频频地舔舐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鼠,而猴子会对小猴的需求有求必应:要抱就抱,要挠就挠,要玩就玩。这些情感上的安抚使得这些动物宝宝们的情感得到及时的满足,情绪也比较平稳,成年以后的他们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会性。

家长要做的就是,平时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尤其在3岁以前,给孩子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回应,这是孩子学习认识情绪和平复自己情绪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给孩子打好足够的根基,等孩子长大一些,限制他们一些行为的时候,哪怕孩子有些哭闹,也不会受到伤害了。

上一篇:婴儿期的情绪和依恋

下一篇:这样吃,女儿、儿子都能养得可爱、聪明!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人人必备【防拐手册】

宝宝说话不清怎么办 你知道是什

让孩子开心做家务 经验妈妈有窍

选购婴儿米粉要“七看”

推荐阅读

3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速来了解!

宝宝在婴儿车里能秒睡,「推车哄睡法」是绝招还是绊脚

当儿子被伙伴炫耀自己的新床、新房子时,当妈的沉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