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进保温箱,需要进保温箱的婴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早产儿,因为其体温低,调节体温的能力又不完善;第二类是病情危重,需要更好的护理和观察的婴儿。这里重点讲一下早产儿。早产儿存在许多发育风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一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7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孕期越短,出生体重越低,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 这种病变发生以后,外观上看不出来,所以家长也容易疏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治疗有一个时间窗,如果发觉不及时,治疗晚了,就会造成永久的损害,甚至失明。所以早产宝宝出生4周后要检查眼底。 何时开始检查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中指出: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眼科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眼睛情况,预约下次来检查的时间,一样1~2周要检查一次,直至视网膜发育成熟。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长得挺好,别往医院抱了,过三个月再去吧,这样往往就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机。 居家如何尽早发觉新生儿的视觉发育异常? 1、用手电筒照眼睛。此时新生儿立即闭眼。轻开眼皮照瞳孔,瞳孔会缩小,此谓瞳孔对光反射。 2、头眼协调动作。新生儿低头前倾、眼球向上转;头后仰,眼球向下看,此谓洋娃娃眼。 3、短暂原始注视。用一个大红色绒球在距眼20厘米处移动60度角的范围,能引起新生儿注视红球,头和眼还会追随红球慢慢移动,此谓头眼协调。 4、运动性眼球震颤。在距新生儿眼睛前20厘米处,将一个画有黑的垂直条纹的纸圆筒或鼓(长约10厘米,直径约5-6厘米),由一侧向另一侧旋转,新生儿注视时会出现眼球震颤,即眼球会追随圆筒或鼓的旋转来做水平运动。此谓视觉运动性眼震。 若以上四项检查均达标,说明新生儿视觉发育良好,否则应立即请医生作进一步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