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特别流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年幼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才是真正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真人版,分分钟可以从好友变敌人。一分钟之前还是很好很好的小伙伴,但在一分钟之后完全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抢我的玩具吗?啪啪,一掌打过来;我的零食没允许你就吃吗?小拳头挥起就往对方身上狠狠一锤。 小朋友之间吵架打架都是常事,来得快也去得快。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小孩打架,家长“受伤”。看着自家孩子明明没错,但却被打得哇哇大哭,小心脏瞬间就碎成面面了。 为什么受欺负的是我家孩子,这熊孩子长大了还得了?遇到暴脾气的,大人间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的节奏啊! 其实,这只是以大人的世界去揣摩孩子,我们对孩子之间的“打架”真的懂吗? 你造吗?打架对宝宝不一定是坏事! 小宝第一次从幼儿园带伤回家,我的心都碎了“天啊,我可怜的孩子被人欺负了”,老师的反应却完全相反“小宝开始面对冲突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他将在冲突中得到成长”。 这对我来说真是颠覆性的认识,打架对孩子竟然是件好事!希望孩子发展出良好的社交能力,苦口婆心的说教比不上“打一架”来得刻骨铭心。 在冲突中,孩子将学会保护自己,对比自己和对方的力量,选择反抗、妥协还是求助?学会调节情绪、表达自己,知道怎样会激怒对方、怎样能和平共处,怎样能彼此原谅。这真是一门大学问呢!妈妈尽量给宝宝一些面对冲突的机会吧,不要一打起来就急着干预哦。 打架,在宝宝眼里其实是这样的 宝宝打人,很多时候并不是行为问题,只是还没成长起一些能力。比如我要得到这个玩具,但语言表达不好,抢一下、推一把,就是宝宝能想到的最快的方法,他的本意并不是想让对方受伤。 不要轻易用大人的道德观去评判孩子,那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糟透了“我是个打人的坏孩子”,“我总被人欺负”,对双方都是伤害。 判断孩子有没有“受欺负”,看他们的情绪就知道了。孩子被打后没有表现出委屈、恐惧和愤怒,打人的孩子也没有洋洋自得。他们跟没事人一样,很快又亲密地玩到一起了,这样的打闹就不用担心,这就是熊孩子的日常啊。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用语言去表达“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吗?我们可以交换一下吗?”,让孩子当场试一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力量。 不还手就是包子吗? 和很多妈妈一样,我也有一个不会还手的孩子。别说还手了,有时候对方还没动手,他就把玩具乖乖地交出去了,这么包子的性格,长大了怎么生存啊?! 其实,当孩子面对比他力量强大的对手时,不还手并不代表懦弱,这反而是智慧的选择,傻瓜才去拿鸡蛋碰石头呢,这时的“胆小”是明智的自我保护。 真正让孩子变成“包子”的,是父母的说教,“你要让着小朋友啊”。谦让对孩子来说太难了,他的内心很想夺回自己的玩具,但妈妈告诉他要谦让,孩子只能选择逃避。不要为了面子强迫孩子谦让,学会捍卫自己的生命资源,比大人的面子重要得多。难道你希望他将来在职场上受到不公正待遇都不敢为自己争取吗? 要鼓励孩子打回去吗? 孩子被打了,按照成人的世界观“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当然要打回去,这是正当防卫啊。我也曾试图这样教育小小包,结果他说“妈妈,不可以,他打人是他不对,我不能这样”。被儿子有暖到。 确实,这么小的孩子很难分清怎样才是”正当防卫“。况且,我们要求孩子“被打了就要打回去”,多半是自己的理想状态。现实是,孩子真的打回去了,就一定不委屈了吗? 孩子打打闹闹虽然大多数并非我们成人理解的暴力行为,但一些孩子已经有动手打人的习惯,自然也不会因为你的还击而善罢甘休。尤其是对方本是个比自己强壮并且性格强势的孩子,那打回去搞不好还会招来更大的伤害。所以,我并不赞同,盲目的教育孩子以打回去来保护自己。 教孩子这样保护自己 或许有妈妈说:不建议孩子被打要打回去,难道就让孩子甘愿被欺负,默默不语吗?不是的,我倒认为,与其教孩子以暴制暴,不如让他学会正确的保护自己。以下几点妈妈们需要教给宝宝哦。 1.在气势上吓到对方首先,大声地说“你不许打人!这样做是不对的!”,愤怒地看着对方,在气势上吓倒他。 2.跑为上策面对力量强于自己的人,跑是上上策。老师对小小包的评价就是:那些比他强壮的孩子激怒他时,他总是假装没听到,或看一眼就走开,多么智慧的孩子啊。 3.寻求帮助如果跑不掉,就大声寻求周围人的帮助“他打我了!快来帮帮 我!”,让身边的老师或小朋友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别小看同龄人的出手相助,可能比老师的帮助更及时有效呢~ 4.远离爱打人的孩子不要对孩子说什么“你们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话,这是不现实的。他们有合得来的小伙伴,也有怎么都不对路的小朋友,对那些爱打人的孩子,让孩子敬而远之吧。 其实我们都知道,打架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因为打架引起更严重的事端。然而,在面对矛盾的时候,别说小孩子沉不住气,就是我们成人很多时候也会犯糊涂。 所以,面对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的这个问题,家长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切忌因为一时冲动,让孩子打回去或者干脆自己去帮忙。掌握正确的交往方法,在将来的社交中孩子才会越来越有信心。 本文由妈妈漂亮女人街(https://www.roadlady.com/)小编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