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瘪的角质层,永远会让你看起来没有活力。
所以,不管你有任何抗氧化,抗炎,抗老等需求,它们都得排在保湿之后——整套产品搭配下来,保湿力足够是第一要务。
虽然保湿是第一诉求,但是脸上不能擦无数层,为了保湿而只擦保湿产品以确保保湿,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为功效产品同样需要选择。也许你需要明白一点才能开始搭配工作——并不是一定要用专门以保湿为诉求的产品,才能达到足够的保湿力。
非保湿产品合理搭配通过搭配也能达到不错的保湿效果。 学会了保湿的搭配,可以说就搞定了护肤品搭配60%的内容,下面要有耐心,一大批干货正在靠近。 首先你要了解,保湿是一个整体,并不是单纯靠某一个产品。大部分护肤品多少都有一些保湿的功效,但是有一些产品比如粉剂和物理为主的防晒还会拔干。这些都要考虑进去,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的有: 1、自身的皮肤出油情况 2、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气候状况 这个因素对大部分人来说,其实都已经和当地气候磨合得非常好了,没什么影响。但是对经常出差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准备两套护肤品,或者额外添加一两件保湿更强,油性更大的东西和舒缓镇定的东西来备用了。 3、是否在用抗油脂分泌的药物 异维A酸类口服药物如泰尔丝,维胺酯。 抗雄激素类药物如螺内酯,西咪替丁,非那雄胺,氟他胺,环丙孕酮。 外用维A酸乳膏如达芙文,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他扎罗丁等等。 以上药物仅为列举,里面有用的药品名有用的商品名,目的是为了让你知道这些药是有控制油脂分泌的作用的,请切记不要自己买来用。如需用药,请面诊医生后遵医嘱用药。 好,下面先了解保湿产品都是由哪些成分来提供保湿效果的。
平常的保湿产品一般都由三部分保湿剂组成: 一,封闭剂,以各类油脂为主。 二,小分子保湿剂,一般以多元醇为主力,还有其它多种成分具有保湿功效,但是添加量一般都会比多元醇类小得多,当然也有例外。 三、高分子保湿剂。
以下就将这三类保湿剂中的常见的成分列举如下,怕麻烦的不用一一去看,一会儿拿着成分表按图索骥就行:
1、封闭剂: 封闭剂主要是指各类油脂。 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环聚二甲基硅氧烷 动植物油:牛油,马油,猪油,羊毛脂,橄榄油,乳木果油,玫瑰果油,荷荷巴油,扁桃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等等。 矿物油:石蜡,凡士林,地蜡,液体石蜡等 合成油脂:月桂酸异丙酯、异壬酸异壬酯、棕榈酸甘油酯、等一系列人工合成的油脂,种类非常非常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 脂肪酸脂肪醇:月桂酸,月桂醇,棕榈酸,棕榈醇,硬脂酸,硬脂醇,鲸蜡醇等 烷烃类:这类油脂一般也是来自石油,其实也可以说是矿物来源的油脂,常见的如异十六烷,C12-14异链烷烃,异十二烷等等。 磷脂和神经酰胺: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酰胺,神经鞘氨醇 这一类物质。 *注意,以上分类并不严格,有的是按原料来源分的,有的是按化学结构分的,有的其实既属于这一类也属于那一类,只是粗略区分,目的是希望你能眼熟这些常见的成分名称。还有很多防晒剂和精油同样也是油,也具有封闭性,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列出。
2、小分子保湿剂: 这部分保湿剂的主力是多元醇类,常用的有,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双丙甘醇,木糖醇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列举如下:泛醇,烟酰胺,尿素,尿囊素,PCA-钠,各种氨基酸,乳酸,乳酸钠,β葡聚糖,鼠李糖,海藻糖,蜂蜜等。(其中β葡聚糖并不算小分子,但是能够渗透到较深处,所以放到了这里) 小分子保湿剂绝大部分都是水溶性的,且需要渗透进角质层发挥作用,在搭配上要注意尽量放在油性大的产品前面使用。
3、高分子保湿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银耳提取物等。 其中的封闭剂和小分子保湿剂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一个靠谱的保湿系统里面,这两种必不可缺。高分子保湿剂那部分,其实并不是必须的,这些成分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在干燥的地区,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添加量不可太大,添加太多并不好用。所以这部分保湿剂,如果产品里面有的话,属于加分项,没有的话,也不必强求。 但是前两部分是必须的,保湿搭配的重点就是在前两个部分上。 但是需要提醒的两点是:: 一,这两部分功能不同,不能互相代替。 二、保湿能力不在于成分表的华丽程度,而在于里面具体保湿剂的含量。 为方便理解,举个例子,单看下面的一个产品的话 成分超级简单的,理肤泉特安乳,虽然简单,但是里面小分子保湿剂与封闭剂都有,角鲨烷和甘油的含量都较高,简单有力的典型。
成分复杂华丽,小分子保湿剂足够,但是封闭性不足,少量的油脂成分卵磷脂,稻糠油的含量都在1%以下。这里需要引入一个看成分表的基础,就是标准的成分表是按照成分含量从多到少顺序排列的,含量在1%以下的可以乱序排列不再讲究顺序。猜测一下,这里的氨基酸应该是一种组合氨基酸的原料,单纯大量添加某一种氨基酸的做法也有,但是很少,这种成分表更多的可能性是这种复合的把各种氨基酸放在一种原料,每一种的含量都并不太高,所以,这里从精氨酸开始,后面的所有成分就都是1%以下了。 如果单用以上一款产品二选一的话,无疑是理肤泉特安保湿能力更强。但这只是单用一种产品,然而我们并不会只用这一个产品。上面的这瓶贝亲甘油也并不是就不好,关键是要看它和什么东西搭配在一起。 再来一个例子,你就知道它和什么类型的产品搭配比较好了。 这瓶是倩碧的淡斑卓研精华。油脂含量很高,封闭性很好。如果油皮按照水-精华-乳液-防晒这个常用顺序来用的话——实际上这个顺序应该被打破——在这瓶油性大的精华后面再加乳液或者面霜,防晒。那一定会油到受不了。
而且这个精华由于其封闭性很高,先上这个精华的话,会大大阻止后面的乳液里面的水溶性的小分子保湿剂的渗入,影响其效果。所以我的做法是,在它的前面加上一瓶水溶性的小分子保湿剂多的产品,比如上面的贝亲甘油,由甘油提供小分子保湿剂,由倩碧精华提供封闭性,二者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务。对我来说后面则不必再上其他的乳液或者面霜,直接上防晒即可。
一个总体的思路就是拿到产品以后,先区分水和油,区分油性有多大,考虑它应该用的先后顺序。而不是仅仅看它是面霜还是精华还是化妆水来决定。举个例子, 欧珀莱的涌泉水源绿洲精华露。面霜一样的包装,如果没有去专柜试的话,网购经常被包装骗过,实际上它是一种无油的凝霜,对照上面的保湿剂部分即可看出,里面小分子保湿剂很多,但是封闭性不足,这一类产品和上面的贝亲甘油类似,油分少,使用好搭配,并不会给皮肤带来很大的油脂的负担。但是,它同时需要注意到,后续产品最好要提供一定的封闭性。
但是对于大油皮来说,洗完脸不一会儿,自身就能分泌足够的油脂来提供封闭性了,如果再加一层就会稍多了。
说到这里需要再补充一个思考点,就是对于整体产品的使用感来说,最终这么多层擦在脸上,油脂的总量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且具体的多少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还是很大的。这里提供的方法,只是给你一个缩小选择范围,以及合理搭配使用顺序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使用产品的类型也并不是绝对的,要灵活选择。 再举个例子说明这个灵活选择的问题, 资生堂新透白精华,一个不油的乳液质地,酒精含量不算太少,甘油含量大概3-5%,硅油含量也不高,可能是2%。虽然各种保湿剂都有,且种类挺全,但是上脸就知道,只用这一个的话,保湿是不够的。这个时候,超级大油皮的搭配,就是在它前面加一个上面的凝霜或者甘油那类的水性保湿的东西,靠自身油脂提供封闭性。普通油皮自身油脂分泌没有那么快也没有那么多,加一个油性稍小的保湿乳液,比如欧珀莱涌泉润肌柔润乳 虽然是矿油与合成酯的油脂组成,但是排名比较靠后。比大油皮稍微多补一点点油。干皮就比较好说,招呼常用的油性大的面霜。在搭配这个问题上,干皮能容得下更多的油脂,比油皮有太多的优势。
关于产品的使用顺序上,有两个方案。 一个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只考虑整个产品的水油比例,水的在前,油的在后。这种有个弊端,就是不够精确。
另外一个比较矫情,就是除了上面的需要考虑以外,还需要考虑你用的产品里面的主要功效成分是水溶性的还是油溶性的,然而这并不简单,对于不熟悉成分的朋友一般都还要一个一个去查哪个是功效成分,它的溶解性是怎样的。实在是比较麻烦,属于进阶技能了。在这里暂时不多解释了。
最后分享一下我挑选产品的步骤: 1、首先选择主要的功效性产品,比如你想美白,选择了倩碧的淡斑精华。 2、其次分析你选的这个功效性产品,看它在保湿上的缺点,比方说倩碧的这个精华,就是封闭性足够,小分子保湿剂少,油脂量大。 3、确定这个功效性产品的使用顺序,以及估计除它以外,你还能够额外承受的油脂总量。 4、综合以上,再次挑选能弥补它缺点的搭配产品,这里就是选择油脂少,清爽的,小分子保湿剂足够多的,放在它前面用的化妆水或者水性精华。 5、填补其它次要的功效性需求,比如抗皱,抗老化。这一部分内容,放在后面的文章里面去讲功效性产品的搭配。 6、下单买买买吧!功课做到这个时候你入坑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写完了,一般这些功课我都是在买买买之前完成的,长草很多,但是加不进日常护肤程序里面的不买。不然跟你们一起长那么多草,我就是毛毛虫手也能被砍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