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人健康正文

老人被骗案例分析

举报/反馈

老人被骗案例分析

老年人见多识广,对事情的分析判断经验充足,不容易被表现所蒙蔽。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他们一旦上当,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如何教老人防骗?我们和漂亮女人街看看老人被骗案例分析吧。

【虚假“便民”常出现 放松警惕就中招】

于大妈家里突然来了两位自称是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用户统一安装“防煤气泄漏报警器”。于大妈热情地将两人请进门。两人将一个白色的小盒子安装到厨房后向于大妈索要了350元“安装费”,但没开具发票。后于大妈拨打燃气公司电话确认,却被告知没有此事。

【捡钱骗局经常演 糊涂路人仍不防】

李大妈去银行取钱的路上,发现前面的胖男子掉下一个牛皮纸信封。她正想叫住那名男子时,从后面赶来一个“瘦高个儿”,迅速捡起信封,两人发现信封里装着两沓钞票。“瘦高个儿”让李大妈不要声张,并提议两人到偏僻巷子里分钱。这时,胖男子回来“找钱”,并一口咬定李大妈捡了他的钱。为证明清白,李大妈将身上的钱物都拿出来给他看,并把银行卡密

码也说了。在ATM机上“排除”李大妈的“嫌疑”后,胖男子悻悻离去。这时,李大妈发现卡内的5500元钱已被人取走。

【飞来大奖莫惊喜 让您掏钱洞无底】

冯大爷路过市场时看到“刮刮卡”摸奖活动,而且不时有人抽到手机、VCD等贵重奖品。他也将刚从银行取出的2000元现金都拿出来摸奖,结果只抽中几瓶洗发水。后经警方调查,这是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骗子在“刮刮卡”上预先做好了标记,所以“奖托”抽到的都是大奖,而参与群众抽到的则是伪劣洗发水。

【免费医疗老专家 特效药品把口夸】

76 岁的陈大爷根据街头传单,来到某宾馆参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免费体检”。经单独会诊,“专家”推荐了一种价格高昂的降血脂“特效药”,声称此药专供国家领导人。陈大爷遂花大笔钱购买了该药。陈大爷服用后却发现没有任何疗效,才知道是上当受骗了。

【莫名短信蹊跷多 没事轻易不回复】

张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其银行的电子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要尽快登录指定网站进行升级。为避免造成经济不便,张女士按照短信提示登录了网站,并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密码。随后,她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提示短信,告知她刚刚消费了 30 多万。张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马上报警。

为什么老人容易受欺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院长宫志刚认为,老年人受骗是个老话题,老年人是社会上主要的受骗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原因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原因3: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原因4: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爱贪便宜。而一些不法份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吕小平认为:“保障老年人权益,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家庭幸福安康。老年人一旦被骗,对身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

老人要注意多和家人沟通,掌握基本的老人防骗小知识,避免受骗。


上一篇:老人脚肿有哪些比较好的消肿妙招

下一篇:打桥牌既可促进智力又健康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空巢老人如何应对投资诈骗

肥胖老人不可忽视的关节炎

如何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养老院的老人心理健康会受影响吗

推荐阅读

高血压老人可以多吃一些土豆

螺旋藻提高老人免疫力吗

老年人“爱玩”也可预防老年痴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