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洗澡,首先就是洗头,这是错误的。“冬季气温低,脱掉衣服进入浴室后,血液会集中在内脏和头部,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 洗澡有讲究 日本《日刊现代》杂志称,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人。特别是12月、1月期间,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在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 “洗澡直接导致死亡的几率虽小,但错误的洗澡方法确实达不到理想的清洁效果,甚至引发危险。”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保健按摩高级技师唐成林说,尤其是冬季,洗澡温差大,不同人洗澡各有讲究。 正确顺序:洗脸→洗身→洗头 大多数人洗澡,首先就是洗头,这是错误的。“冬季气温低,脱掉衣服进入浴室后,血液会集中在内脏和头部,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唐成林说,正确的顺序是: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 唐成林解释,第一步洗脸,是因为人体淋浴热水后,毛孔会迅速扩张,先洗脸,可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灰尘,造成阻塞。洗脸的方向应由鼻子向外洗。 清洗身体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冲淋,等身体适应后,再冲淋躯干。最后洗头,一是可以避免冷热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热水冲淋,头皮跟头发在水蒸气中得到充分滋润,更利于清洁及头皮健康。 3个细节莫忽视 1、目前,市面上很多热水器可显示水温,当多处水管释放热水时,莲蓬头出水的温度可能低于显示温度,要注意调节。 2、洗澡时,最好不要反锁浴室门,以免发生晕厥等意外时,增加救援困难。 3、即使有洗冷水澡的习惯,水温也最好不要低于10℃。 洗澡秘诀 澡前热身,洗时按穴 做澡前热身,洗澡时按摩穴位,都是让身体倍儿棒的洗澡秘诀。 “从低温环境立即进行热水淋浴,会让人体血液循环从一个较低水平马上进入一个较高水平,老人、小孩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承受不了。”唐成林说,冬季刚进行淋浴和淋浴半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是洗澡晕厥高发时段。洗澡前,可适当热身,如做一些散步、拉伸、扭腰运动,时间及强度以身体微热,不出汗为宜,可有效避免洗澡前期的晕厥。 颈椎病、肩周炎患者可用莲蓬头对准患处冲淋热水,并搓揉按摩患处,以达到热敷效果,还可搓揉按摩足底3—5分钟。“足底有很多神经反射区,在洗澡血液循环快时按摩足底,舒缓疲劳的效果不错。”唐成林提醒,按摩足底时,千万不要长时间弯腰,以免脑部充血,可在浴室放张小凳,坐下按摩。 洗澡水温 40℃以下半小时内 冬季泡个热水澡,是很享受的事。重庆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人冬季泡澡都在半小时左右,出水温度在42℃—50℃不等,非常不健康。 “冬季洗澡应控制在30分钟内,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过20分钟。”唐成林说,有研究表明,在42℃的水温中浸泡10分钟以上,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数和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增大。“控制洗澡时间,是避免洗澡后期晕厥的关键。” “饭后洗澡不健康。因为进食后,血液多集中在胃部,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至少要饭后1小时再洗。”新桥医院心内科耿召华教授说,饭后立即洗澡,不仅影响消化,还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夏季水温保持与体温接近为宜,冬季最高不超过40℃。如果感觉寒冷,可用浴霸等取暖。洗澡前,可先用热水拍打身体,逐步适应水温,以免刺激过大。 洗澡频率 一周两次,莫使劲搓 即使冬天,很多人也有每天洗澡或两天一洗的习惯,这对皮肤不好。 “天气转凉后,不用天天洗澡,一般每周洗两次即可。”新桥医院皮肤科王儒鹏说,冬季天气干燥,皮脂腺收缩,洗澡太勤会使皮肤更干。洗澡频率过高,会使皮脂膜变薄,还可能因皮肤干燥患上乏脂性湿疹,导致皮肤发红发干、痒、脱皮、出现细小裂纹等。 即使很久才洗一次澡,也不能使劲搓洗皮肤,这样会损伤皮脂膜或毛细血管,最好用柔软的海绵沾上沐浴露轻轻擦洗。根据个人皮质不同,选沐浴露也有讲究。皮质分中性、油性、干性和敏感性4种,敏感性皮肤十分娇弱,受到轻微刺激也会发红,要少用沐浴露,或用性质温和及添加缓解敏感的中草药洗护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