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说:“我累了一天回家来,想给他做点好吃的,让他帮帮忙,他就说不愿意,每次都是这样,在家什么都不干,让他帮帮我还跟我吵。” 男孩儿忍不住插嘴:“我什么时候不帮忙啦?你让我帮忙就好好说让我帮忙,一上来就说我什么都不干,天天我干多少活你都说我不干,谁愿意听你天天说这个啊!” 看来,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远不是表面上说到的那么简单,这次打架,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这个女孩从小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中,与父母很疏离,尤其是与妈妈,关系简直是剑拔弩张。后来上大学离家,很多年不与家人联系,她的妈妈也是不闻不问。有邻居问起来,她妈妈就说全当没有这个女儿,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们之间会有那么多的仇怨。在这妈妈眼里,女儿非常糟糕--尽管邻居们并不那样认为。 我问这男孩:“在你的家里,有人会打架吗?”这一问可不得了,说起自己的成长史,他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他成长于一个贫穷的山村,那里的家庭文化,男人作为重劳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上面还有几个哥哥,从小在地里劳动,只有他,父母想改换门庭,从小就不让他下地,让他一门心思读书。其实他书读得并不好,所以哥哥们常笑话他。在这个有一堆男人,而只有母亲一个女人的家庭里,妈妈没有什么地位,她要做所有的家务,照顾好所有的男人,所以她常年累得直不起腰,但她也不能改变什么,唯一的武器就是抱怨。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他,忍受着妈妈的抱怨,忍受着哥哥们的奚落。而父亲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力,只要他开口,别人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的。 男孩说着自己长大的那个家,好像明白了什么:“所以,我受不了她唠叨我。”这男孩儿有很好的反思能力。但是女孩儿一看到男孩儿语气上有些松动,在气势上就又涨了一层,不断诉说着男孩儿的不好。男孩子几次气红了脸,想要争辩,被我示意停下了。我能看出来,男孩儿的争辩不会有用,因为女孩子似乎缺少一些去理解他的情感和他们之间关系的能力,她明显有激怒他的冲动,而这远不是男孩子对付得了的。她应该寻找心理专家帮助。 这场两人之间的争执,其实是两个人内部世界的战争。我们无法简单地划分对与错。当他们感觉对方伤害了自己时,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那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但是这场战争到底是如何点燃的呢? 女孩儿回到家,想做点好吃的,想让丈夫帮些忙,而这个帮忙的需要已触动了丈夫的心理按钮: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我是男人,如果去做家务,是羞耻的。 当女孩儿叫丈夫,但是丈夫没有回应时,就触发了她的心理按钮:我是被忽略的,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爸爸妈妈只忙着打架,妈妈一点都不喜欢我,才不在乎我是不是需要帮忙。 于是女孩儿开始生气、唠叨丈夫,再度触发了丈夫的心理按钮:所有人都嘲笑我,从来没有人尊重过我的感受! 丈夫开始愤怒,以至于动手,就像当年他所看到的父亲的样子。女孩子开始哭泣,边哭边责骂丈夫,就像当年妈妈对她的态度。 如果,当然只是如果,如果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不是那样的,这场纷争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表面看起来是两个人的冲突,背后其实是两个家族的系统。 温馨提示:夫妻最主要的还是要和睦,家和万事兴,吵架能够避免最好要避免,千万不要让争吵伤了彼此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