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凌晨,台湾台北市发生3.8级地震,震中距台北市仅18公里。那么,台北3.8级地震具体情况,为什么台湾地震这么多? 台北3.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3月13日4时19分,台湾台北市(北纬25.02度,东经121.70度)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41千米。 震中距平溪区6公里、距汐止区7公里、距南港区8公里、距暖暖区8公里、距深坑区8公里,距基隆市12公里,距台北市18公里。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4级以上地震共171次,最大地震是2018年2月6日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的6.5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99公里)。 为什么台湾地震这么多? 台湾岛在地质上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板块:以台湾东部的花东纵谷为界,纵谷东边的海岸山脉属菲律宾海板块;东北部的宜兰、龟山岛一带属于冲绳弧后张裂的一部分;西边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与玉山山脉则属于欧亚板块。这三个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让这一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地下能量,地震频发。 这其中运动最为剧烈的是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始终有向西北方运动的倾向,每年向西北移动8.2厘米。在接触到更为巨大的欧亚大陆板块以后,两者发生了聚合作用:在菲律宾海板块西边,欧亚板块隐没至菲律宾海板块下方;而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边,则是菲律宾海板块隐没至欧亚板块下方。北侧被拱出的便是台湾。 在台湾外海,发生的大小地震数不胜数,都是这两大板块挤压碰撞而造成的。如果统计台湾外海发生的地震,甚至能大致勾勒出其板块隐没带的形状。对岛上的居民来说,海上的地震也常常能在脚下感知。只是这些海上的地震,往往不能对台湾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类似日本东北海啸那样的灾害还没有在台湾发生过。 真正让台湾人担心的,还是那些震源投影在岛上的地震。 板块的相互挤压运动,使得水平的地层开始产生褶皱,正如前面所说的拱起的木板。如果板块褶皱后力仍然没有撤出,则在持续累积下,板块就会破裂,是为断层。在菲律宾海板块猛烈的运动下,台湾岛上充斥着各种断层。 而台湾岛上,以东北-西南/北-南走向的断层为主。这些断层与台湾主要山脉平行,和两大板块的相互作用力垂直,正是地震多发带。 引发921大地震的震源位于台中的车笼埔断层,正是一条北-南的断层,跨度极大,一旦发生地震引发的后果也极为严重。此外,这个方向上还有台北盆地陷落形成康熙台北湖的山脚断层,东部最长的池上断层,以及长达85公里的台湾最长断层潮州断层等。 另外还有东-西向的断层,一般都是上面一类断层的共轭。比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为东西走向的梅山断层错动所产生,最终破裂带长达11公里。 在台北和台南还出现了一些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带,但这类断层很少有成为地震震源的历史,被地质学家归类为盲断层(类似于死火山)。但台湾岛上一直都有声音要求加强对这类盲断层的监控,以免发生意料之外的灾害。 台湾是诞生于地质板块活动的岛屿,但在出生的一刻就注定了成长的过程会伴随剧烈的地质活动,可谓成也萧和败也萧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