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认为,孩子所会的一切,都是学习而来的。但这其实是不对的。孩子的许多“本领”,并非都是学来的,如幼儿一般到8个月左右就会爬行,这爬行是“学习”而来的吗?他是看见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爬行,然后自己才会爬行的吗?当然不是,正常的家庭,父母谁能总在家里爬呢?孩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爬。这是孩子“成长”中,自然就会的。是不用学习的。 孩子的精神成长,也是一样。许多东西,接触的时候不理解,等年龄大一些的时候,自然会理解。如一些词语,也包括一些诗歌,一年级的孩子不懂得其含义和意味,等大一些的时候,自然就会懂得。“懂得”大多是人成长中自然出现的现象。孩子大一些的时候,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原本不懂的东西,自然就会懂得。 由此看来,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练习,完全可以不做。如解词,大半是不用练习的。给句子排序。也是一样。这些所谓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当孩子还没有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孩子做不好,很苦恼;当孩子有了逻辑思维能力之后,他自己就会了。练习不练习,都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宝贵的经验,就是:孩子没有理解能力的时候,不求让孩子理解。只是让他们大量背诵,这些背诵下来的、装到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自然会理解的。 这就是说,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成长”即能解决的问题,不列入教学内容之中。这是古人的聪明之处。而现代语文教育的愚蠢,也在这里,孩子成长中自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却总想放到教育内容之中。当然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也辛苦。而这些时间都是白费了。而应该积累的东西,孩子却又没有积累下来。 依靠“成长”来解决的问题,不应作为教学的内容。这一点,古人懂得,西方的有识之士也是懂得的。卢梭就特别反对提前让孩子多学知识。他认为,儿童有一个自身成长的内在的“进度表”,早学是没有意义的。这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古人讲:“当其可之谓时”。到一定的时候,教一定的内容。不到时候,不必教。 小蝌蚪只有尾巴而没有腿,只会游泳,不会跳跃。而等它长出腿之后,自然会跳跃。我们的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其实是训练小蝌蚪“跳跃”。 数学,其实也是一样。需要等待孩子内在的“成长进度”。过早学习是无益的。很小的孩子学习算术,很难很苦恼,等大一些的时候,学习同样难度的知识,却非常轻松。这是因为,“成长”起了作用。大数学家苏步青就指出:一年级的孩子,用一周才能学会的数学知识,到三年级,一个小时就可以学会。因此,他曾建议:小学一二年级不要开设算术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