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小平辞职,外界更传他的离职将影响中国登月。那么,张小平辞职怎么回事,张小平是谁,张小平个人简历。 张小平是谁? 张小平,男,研究员,在中国知网查询到张小平的多篇论文显示,张小平现年48岁(1970年出生),2008年已为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任务,长期负责低温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及技术把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 说起张小平的为人,他的这名前同事评价,“张小平在工作上是一个很严谨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干活的好同志,非常非常热爱工作,工作态度很好。是个专家型人才,不仅发表了论文,也有很多著作。” 张小平辞职怎么回事? 2018年9月27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剑指研究所、国企的人才机制和低效。新京报记者求证发现,文中主角张小平确有其人,年初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辞职,但多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文章写的夸大其词,多处细节失实,但不能否认,问题是存在的。” 张小平辞职 其贡献被夸大 2018年9月,有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盖公章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工作》文件流传开来。 《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称,作为这四型发动机总体室系统级专家,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影响,尤其是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2018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急需发动机技术专家开展集智攻关工作以便尽快确定后续发动机研制方案,该发动机的方案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不过,关于上述说法,9月27日下午,北京青年报援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的说法称,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张小平是不是普通研究员?研究员是正高相当于教授 微信文章称,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称是副主任设计师,这是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 “不可能有70%,7%还差不多。”一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透露,副主任设计师是总体部门才有的职位,比例非常低的,“而且张小平已经是研究员了,这种科研单位,研究员非常难评,对文章要求很高,还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该科研人员解释,研究员是教授,副研究员也就是高工是副教授,副主任设计师比例也没那么高,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加起来大概也就占所有研制队伍的10% “所以,张小平研究员并不是微信文章中所说的小小研究员,负责关键技术岗位,而是一位高职级的研究人员。”该科研人员分析,“张小平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的说法,也太夸张了,只能说他此前负责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在采访中,也有一些研究员表示,“这也反映了传统研究所的弊病,下属干活,领导拿了功劳,离了干活的下属,领导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和张小平同级别的研究员 税后约20万并非12万 微信公众号文章披露,张小平在601所一年收入大概12万,而蓝箭直接开百万年薪挖人。 一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就算是公文属实,真的把张小平叫回来,也肯定开不出这样的收入。但是和张小平级别一样的研究员,不止12万,一年下来大概税前25万,税后20万左右的样子,虽然没有市场化公司高,但比爆料中的收入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 记者了解到,张小平此前所工作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的待遇水平,已经是航天六院系统内待遇比较高的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