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是发现很多都喜欢乱穿马路和闯红灯,我们一直认为这只不过是想节省时间而已,其实不是的,正确的是心理作用主导人们乱穿马路和闯红灯。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作用主导人们乱穿马路和闯红灯,行为的发生是由动力驱动的,比如乱穿马路和闯红灯的驱动力主要是省时、省力--不用绕圈子、不用等绿灯。那么,怎么阻止这一行为的发生呢?从理论上分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减少行为的动力,一是增加行为的阻力。 过去,相关部门的思路一直是围绕“增加行为的阻力”展开,最常见的做法我称之为“吓唬式宣传”,也就是重点宣传乱穿马路对行人的危害,说白了就是乱穿马路可能会发生车祸。 我经常在小区宣传栏里看到类似的宣传,配上血淋淋的车祸照片。心理作用主导人们乱穿马路和闯红灯,最极端的例子是,在某些年的交通安全宣传周里,上海的某条马路两边的宣传牌上全部贴满那些车祸的照片。只是这样做的人可能完全没有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这些照片其实“少儿不宜”,根本不适宜进行这样的公众展览。 结果呢?没有效果。为什么没有效果呢?因为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心理作用主导人们乱穿马路和闯红灯,乱穿马路确实有可能发生车祸,但是发生车祸的概率很低。这样的低概率还不足以阻止乱穿马路行为的发生。于是就罚款,但是由于众多原因,罚款这个手段也无法长久实施。 这套系统目前已在浦东新区佳林路、金高路口试用,在适当时间会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心理作用主导人们乱穿马路和闯红灯,更加厉害的是,这套系统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监控器拍下的画面与市民身份证管理单位连网运行,把个人不文明行为记录到诚信档案中。 远离心理作用主导人们乱穿马路和闯红灯,所以说并不是简单的想节约时间人们才选择乱穿马路和闯红灯的,看完这个,看起来试试要从心得角度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