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上一打开微信,发现关注的一个行业微信号发来的报道:9品牌洗发水检测报告。是防腐剂恐易引起皮肤过敏的话题。于是打开了解了一下, 原来是MIT,CIT的问题,我还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想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对于这两个防腐剂有新的提案,会不会国内也会有影响。没想到,果然有记者主动在报道这个事了,那好,为了跟上热点,护肤知识网www.roadlady.com也聊一聊防腐剂MIT和CIT的安全话题。 MIT,CIT是什么? 因此,法规也就会分为两种情况: MIT有致敏性吗? 确实,MIT在欧洲早已谈虎色变了,很多消费者都知道MIT这种防腐剂不好,也有在驻留型产品导致过敏的原因与MIT有关系的报告。而在国内,对于MIT,CIT这些防腐剂大伙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远没有“甲醛”这个词了解得多。对MIT,CIT导致皮肤过敏的事非行业内人员更是听都没听说过。我个人猜测除了了解不多外,也有可能黄种人的我们会与欧洲人的皮肤有差异也有一定的关系,或许白人更容易对MIT过敏? MIT真的该踢除化妆品防腐剂名单吗?欧盟法规什么时候开“踢”? 注意: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的建议并不是法规,欧盟化妆品法规要改也要花一些时间的。真魅博客瑞可估计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初可能会采取这个建议。从这次报道来看,那些大公司也早在一两年前就开始着手将防腐剂更新换代了,有的也早就没有将MIT,CIT用于驻留型产品中了。
对成分分析有什么用? 1. 不建议选择那些成分表上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IT)的驻留型化妆品,包括爽肤水,护肤膏霜,乳液,精华。不要以为没有,欧洲化妆品中含有,国内产品就更常见了,比如去年底真魅博客答读者问的一篇就提到芦荟胶中含量MIT。 2.对于冲洗类化妆品,包括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MIT和CIT还是可以使用的,不必过多的担心MIT,CIT对皮肤过敏的问题。 3.MIT,CIT,该踢的地方就踢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