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零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学问 在花钱上,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定限度的自由。其实孩子不缺吃、喝、穿,无非就是买点零食、玩具一类的东西。有些家长嫌孩子买的东西不好,比如有的是地摊上卫生不合格的食品,或是质量不好的小玩具、小饰物。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孩子一般很难辨别商品的好坏,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所以,这也是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的一课:每次孩子买来东西,父母不要急着批评或谴责,而应该和孩子交流一下感受,问问他们是否合算、满意,然后再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次消费是否合理、必要,让孩子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练就货比三家、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的本领。 当然,孩子花钱必须在父母的一定控制下,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自由。如何控制呢?父母应该在开始给孩子零花钱时就约法三章,比如控制好单次消费的最高限额,超过限额要征求父母同意;消费必须是正当的,如果把钱花在不允许的地方(譬如竞选班干部时花钱买同学的选票等),父母就要减少或者暂停零花钱。 此外,父母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记账,培养数字观念。记账对于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很有帮助,同时便于父母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总之,要让孩子学会花钱,就要在生活中给孩子实际花钱的机会。家长主动、定期、定量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就被赋予了自己掌管钱财的权利,他们会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钱财和权利,有计划地花钱,形成正确的花钱观念。 你知道如何教孩子正确的使用零花钱吗?父母在尊重孩子自主零花的基础上提建议。如果父母管得过严,孩子买什么东西都要听父母的,那么孩子就完全失去了利用零花钱来培养其消费和理财所具有的意义。孩子有了零花钱后,“安全消费”的教育必不可少。孩子好奇心重,喜欢各种奇奇怪的东西,如来历不明色彩俗艳的塑料玩具、把舌头染绿染蓝的糖果等。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消费已经伤害到他的健康时,一定要及时干预。 家长要避免孩子把零花钱只花在自己身上。有些孩子有了零花钱后,买的东西只顾自己一个人享用,还对家人说:“这是我的钱买的,谁都别想!”这时,父母应鼓励和启发孩子用部分零花钱来表达爱心,如买小礼物给家人,或将部分找零放入超市收银台边上的“希望工程募捐箱”等。相信这些爱心教育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种下善良与分享的种子。 总的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理财意识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理解金钱,孩子都是充满着好奇心的。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对金钱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金钱教育对儿童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给孩子零花钱常犯的三大误区有,误区一:将零花钱和孩子分担家务紧密挂钩。 父母切忌这样告诫孩子:“要是你不马上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下周的零花钱就没有了”;也切忌这样收买孩子:“给你五毛钱,把垃圾袋提到楼下去。”把零花钱与家务联系在一起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孩子会以为家务不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只是挣钱的手段;这样,会养成孩子在做家务时“锱铢必较”的脾性,也容易让其丧失对家庭的爱心和责任感。 误区二:将零花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紧密挂钩。 等6岁宝宝进入一年级后,切忌对他这样说:“如果你的作业还不是优,我就停发你的零用钱”,或者“要是你进入全班前三,我就奖你一百块钱”。基于金钱刺激而产生的动力,比基于兴趣和责任产生的动力要短暂而薄弱,父母很快会发现,将零花钱和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一挂钩,只不过是增加了孩子的投机欲——有些孩子会以作弊的方式来企求“达标”,有些孩子则以谎报成绩来求得“奖金”。 误区三:将零花钱和“我有多爱你”紧密挂钩。 某些父母为争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分别给孩子零花钱并在数额上互相攀比,有些祖父母为了显示跟孩子的亲密超过宝宝与他的父母,也用高额的零花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这都是非常短视的做法。零花钱与爱无关,零花钱不该打上“收买人心”的烙印。宝宝的父母应该与其他家人达成一致,保证宝宝只能从一个渠道得到零花钱,这有利于零花钱发放数额与有序使用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