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知道,不是孩子喜欢吃,吃得多就是好事。现在不少孩子,能吃但瘦,经常喊饿,不给吃就发脾气,但是一吃就积食,也经常反复生病。家长是特别苦恼的,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比孩子没胃口,更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孩子胃口太好!尤其是有的孩子吃很多,还是很消瘦,脸色蜡黄,一吃就积食、便秘,而且很容易生病。 这样的孩子,是很明显的脾虚的表现,中医上有个说法,叫胃强脾弱 。简单理解就是:吃很多,但是吃了不消化。 这种爱吃,其实是一种假象,孩子依然处于消化吸收不了、营养缺失状态,而且吃得越多,越糟糕。 什么是胃强脾弱? 我们经常说脾胃,脾和胃相表里,两者不分家,实际上,脾和胃是不同的。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的任务是接受食物,食物要经过胃的腐熟之后进入肠道,由肠道进一步来区分精华和糟粕。精华部分,就由脾来将其升华成为营养输送到全身五脏六腑,就是我们说的运化吸收的过程。 胃是脾的上游,胃太兴奋,不断的接收食物,把食物进行粗加工,就交给了脾。而脾的能力不足,接应不了胃传送那么多的食物,就像生产的流水线出口变小了,很容易就堵住了。所以孩子会特别容易积食。 本身脾的能力弱,长期承担比较大的压力,稍微消导一下,孩子胃口又特别好,一吃多一些,马上又积食,因此积食几乎是常态。 胃就好比一口锅,如果灶台下的火烧的太旺,水一下子就干了,为了不把锅烧坏,就要频繁往锅里加水。而火苗的燃烧能量从哪来呢?肯定是需要内耗的。脾化生津液的能力跟不上,就会消耗孩子正常的阴血和津液。所以胃强脾弱的孩子很容易便秘,特别是到了秋季气候干燥,便秘和“上火”的几率,就更高了。归根到底还是脾虚的原因。 胃强脾弱是很典型的脾虚 。脾虚的一些表现,这类孩子都会有。比如容易生湿。湿气重,脾胃就更差了。孩子也容易盗汗,即便秋天,晚上还会出虚汗。睡眠都会比较差的,有的孩子会趴着睡,甚至是跪着睡。所以这类孩子的体质,也是不好的。经常看到的就是脸色会比较黄,黄黄瘦瘦的,精神很好,但是也很容易累。 胃强脾弱的原因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胃强脾弱呢? 造成胃强脾弱的原因就是中焦脾土受到困阻,气机不畅导致的。 脾和胃虽然是很好的拍档,但有些地方的特质也是不同的。比如:脾最不喜欢湿,但是胃是喜欢滋润的。脾是主升清的,胃是主降浊。如果饮食处理得不好,经过一段时间,脾胃之间相处就会不和谐,导致脾胃不和。脾胃不和之后湿气就很容易困阻中焦,就会影响脾的功能运作。 中焦困阻时间久了,表现出来就是胃强脾弱,虚火旺。 所以除了容易积食,这类孩子也特别容易“上火”,比如长期口腔溃疡,嘴巴动不动就烂,经常有口气、眼屎,也容易便秘。 孩子上火,说到底就是脾土受损。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继续给孩子喝凉茶降火,寒凉伤脾,孩子的虚火就会越烧越旺了。 胃强脾弱的孩子日常怎么养护?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这时候要给孩子吃什么,养护要怎么做。 首先就是要补脾益气,养胃生津 光是给孩子消食导滞效果不会太好,因为他们本身脾的运化能力已经很弱了,所以日常最重要的就是要补脾益气,同时要养胃生津。 有一条针对性很强的名方就是七味白术散:包括太子参、茯苓、葛根、木香、白术、炙甘草和藿香。此外,就是调和脾胃的益胃汤,包括:沙参、玉竹、橘梗、麦冬和生地。其中像沙参、麦冬在当前秋燥的天气,都是很适合孩子使用的,我们最近也经常推荐。 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是每日的重点 看舌苔和大便是家长每天都要做的事,孩子消化一不好,就要马上调整饮食。最困难的地方是,胃强脾弱的孩子,几乎三天两头消化都不会太好,有状况,家长很容易受打击,灰心消极。脾的受损不是一天两天的,那么修复也就需要时间,不仅仅是爸爸或妈妈,全家人都要统一喂养方法,坚持下来。 日常饮食和养护的技巧 还是以消积食、健脾胃为总原则,家长要特别注意正确的饮食喂养方法:孩子不吃不要理他,孩子太能吃要想办法控制他。 1、 清淡饮食,少吃多餐 很多家长其实是受不了孩子素食一段时间的,觉得孩子长期这样没有营养。即便不能完全素食,也一定要给孩子少吃鱼、肉、蛋,饮食不要太复杂,要杜绝太寒凉、难消化的食物。给孩子备一些点心,像小馒头之类。 2、 给孩子吃一些饱腹感强的食物 脾虚的孩子是特别要吃软的,东西要煮烂一些,好消化。但是孩子胃口好,容易饿,那么,就给孩子加个馒头,或者加一点番薯、南瓜,增加孩子的饱腹感。 3、 跟孩子约定好 三餐的量要控制。如果孩子还是想吃,要约定好,比如再吃半碗饭就不吃了,或者再加一个馒头就不吃了,养成约定的习惯。不要强硬的阻止,或者粗暴的拒绝孩子。越小的孩子,情绪的影响越明显。保持孩子的情绪是比较愉快的,气机通畅,整个内部循环都会更好。 食疗方 益胃汤 材料: 沙参5克、玉竹5克、橘梗5克、麦冬5克、生地5克。可以加入少量瘦肉一起煲汤。 做法: 材料一起慢火煲或者隔水炖1小时即可。 功效: 调和脾胃。 适用年龄: 3岁以上,消化好的时候喝; 3岁以下喝汤不吃肉渣; 1岁以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