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那这里的幸和不幸指的是什么?其实指的就是安全感,不幸的人要用一生去治愈,去寻找缺失的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是什么样的体验?小美是一个很善良的妹子,但是却极其缺乏安全感。有一次,有人在前面不小心挡住了小美的去路,她其实很礼貌的说了一句:“可以让一下吗?我过不去了。”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 但事后她却非常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觉得当初说那句话时是不是应该再谦和一些,应该加一个“请”字之类的......可以说在小美的内心上演了180场内心戏。 她不断的在想挡她路的人会怎么看她?观察到这件事的人会怎么看她?内心非常焦虑。 如果一个人特别缺乏安全感,那么这个人往往是不能悦纳自己的,而且内心戏特别多!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缺乏安全感的话,总是在纠结,总是在上演各种内心戏,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能量,那就没有办法发展自我。而缺乏安全感又是孩子发展自我的最大牵绊。 缺少安全感的人,虽然人格特质很美好,但是人格基调是很糟糕的,人格基调很糟糕,就会陷入焦虑、心情低落,对未知充满恐惧。 这6件破坏孩子安全感的事,不要再做了!1、用情感剥夺威胁孩子 有些妈妈为了让孩子听话,经常用情感剥夺威胁孩子,比如妈妈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很多妈妈没有足够的智慧和方法,就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服从自己。 看起来很有效,其实这句话伤害了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信任。 2、捉弄你的孩子,跟他开无聊的玩笑 有些朋友会对你的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跟阿姨回家吧。”这时候,妈妈一定要及时制止,表示这样说会吓到孩子,孩子会当真的。 并及时对孩子说:“阿姨是跟你开玩笑的,妈妈永远不会不要你,你永远是妈妈最爱的宝宝,不会把你送人的。” 3、上班或出门时,偷偷溜走 立规矩可以,但是行为一定要可预测的。 妈妈一定不要在出门或者上班时候,说自己丢垃圾去了,这样孩子预测到的就是妈妈丢个垃圾就会回来,但这个预测是错误的,那么下次妈妈真的去丢垃圾了,孩子就不会相信了。 4、不懂得和孩子道歉 对孩子的道歉,其实是在告诉孩子:我很在乎你的感受。 道歉对于孩子和自己来说,就是修复和重建信任的过程。你教会孩子如何反思与道歉,孩子也会知道怎么自己反思,在做错事时道歉。 5、父母频繁吵架,用爸爸吓唬孩子 有很多妈妈对孩子没有办法时候,会拿出爸爸来吓唬孩子,通常会说:“你再这样,我就告诉你爸爸了。” 其实在讲这句话时,把无助和恐慌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会哭闹的更加厉害。 6、认为自己在付出或者牺牲 在家庭关系中,妈妈如果有付出感或者牺牲感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潜意识里一直抱怨,就是觉得孩子亏欠了你,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从而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付出感和牺牲感,除了让双方心理倍感沉重之外,毫无意义。妈妈们请记住,宁做拙妇,不做怨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