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有过肚子胀的情况。难受哭闹,不仅吃不下东西,还老会放屁等,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天就来聊一聊,孩子肚子胀气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看孩子是不是肚子胀气?肚子胀气是指胃脘部和腹部有胀满感,分为实胀与虚胀。 虚胀的孩子,无论饿的时候还是饱的时候都会觉得肚子胀,不想吃饭,而且喜欢揉肚子;实胀的孩子,稍微吃一点东西会觉得更胀,饿的时候可缓解,而且舌苔会特别厚。 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可以直接表达肚子不舒服,小孩子不会说话或者表达不清,需要家长观察判断是否胀气了,这里要避开误区: ? 不能直接肉眼观察肚子是否隆起。 由于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所以通常肚子看起来鼓鼓的,仅凭肉眼无法正确判断。 ? 以手敲腹呈鼓音。 家长可用手在孩子肚子轻轻敲几下,若敲起来会响,则说明可能有胀气。 肚子里的气是从哪来的?胃肠道气体的来源除了随食物咽下的气体,还有胃肠产生的过量气体。所以,孩子肚子胀气主要是“气体来源太多”及“气体来不及排出”这两个原因。 气体来源太多:进食不当 ● 随食物咽下的气体。很多孩子喜欢边吃饭边说话,或者狼吞虎咽,会让空气跑进嘴里。这些气体进入胃后如果不能顺利排出,则会堆积起来。 ● 吃了太多易产气的食物。我们吃的食物在消化时会产生气体,一样来说不会造成胀气。但是如果吃了太多的豆类、碳酸饮料等容易产气食物,就会胀气。 气体来不及排出:脾胃功能虚弱 ● 情志受伤。俗话说“气都气饱了”,其实暗含了情绪对于胃肠的作用。孩子生气时属于肝火旺,而肝火常犯脾胃,或肝气郁结伤脾,气机不畅,脾胃功能受损则腹胀。 ● 脾胃虚弱。我经常说小儿脾常不足,孩子脾胃还没发育成熟,加上后天喂养不当加重虚弱,不能运化食物,气血不能滋养肠胃,肠胃失于荣养,就会有胀气的感觉。 孩子肚子胀气,无论是由于吃进去气体,还是排不出气体,根源都在脾胃,是脾胃运化功能不强导致。脾胃强健了,食物和气体能正常运化,胀气很难发生。 孩子肚子胀气,怎么办?宋代儿科名医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说:“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说明治疗肚子胀要辨别虚实,两者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实胀要消食导滞,调和脾胃 积食引起的肚子胀最常见,尤其是孩子脾胃功能较弱,如果吃的多了,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堆积在了肚子里,仔细摸肚子还能发觉没消化的食物块。 这类孩子,往往还有大便酸臭、口气重、舌苔厚腻等积食表现。治疗要消食导滞,控制饮食后,要助消化,比如喝三星汤,帮助把肚子里的积食消下去,肚胀会缓解很多。 虚胀要补中益气,强健脾胃 解决虚胀要困难很多,它不像实胀是由于吃得太多。而虚胀是长时间喂养不当、反复积食形成脾虚造成。 这类孩子多为身体瘦小、困倦乏力、食欲不振,问题还是出在脾上。脾虚了,气血生化乏源,运化失常,吃点东西就动不动积食,肚子满满的,益气健脾才能解决肚子胀。 小儿推拿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气 以孩子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肚子,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此外,按摩胃部中间位置的中脘穴,肚脐侧的天枢穴,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也有促进肠胃消化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积食造成的胀气为实证外,临床上肚子胀气多为虚实夹杂,既要消食导滞驱邪,又不能攻伐太过,避免耗伤孩子的正气。强健脾胃是个长期的过程,要慢慢来,逐渐把孩子体质调理好,才能少生病。 最后提醒家长们,比起生病后治疗,预防孩子生病更加关键。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喂养习惯,可以减少胀气的发生,比如引导孩子吃饭时细嚼慢咽,饭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等。 食疗方补气消滞汤 材料:山楂5克、陈皮2克、枳实5克、佛手5、瘦肉适量。1人份。 做法:将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锅内,文火煮2小时,饮汤即可。 功效:补气消滞。适用于胃胀、胃痛等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