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这5大基本能力是孩子成长中需要培养的

举报/反馈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他各种能力不断获得发展的过程。在儿童早期成长阶段,各项基本能力发展得越好,相应地他的心智也会发展得越好。而且,儿童能力的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度会逐渐增大,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创造相应的条件来帮助孩子及时锻炼、提高他的基本能力尤为重要。

一、认知能力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接触、认知所处的客观世界。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父母应通过有意识的创设环境与条件来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更多、更积极有意义的认知活动有助于孩子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紧密而丰富的连接,大脑神经细胞连接越好,孩子今后接收信息的效果就越好,处理及输出信息也会越快,也就是我们常人所说的更聪明。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完成相应的常识认知。

1-2岁的幼儿应该能认识常见的生活物品、三种基本颜色及形状;

这5大基本能力是孩子成长中需要培养的

3-4岁的幼儿应该建立对5以内数字的基本认知,能认知物体的轻重与长短,声音的强弱;在空间概念方面,能认知上下和前后,5-6岁的幼儿应该认知大部分的生活常识,空间概念方面能认知左右,自然常识认知方面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征等等。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获得这些常识认知的能力,是需要家长通过大量的亲子互动游戏、引导孩子逐步积累来实现的。

常识的认知能力往往作为考察儿童智力是否正常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个3岁多的孩子还不能辨识基本颜色和形状,5岁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公鸡是否会游泳,6-7岁的孩子无法正确的分辨左右、认识四季,那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比较欠缺的,其影响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不足,对孩子获得独立学习或生活能力将造成很大障碍。

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父母最关心的一项能力,很多家长都把孩子能否正常表达语言视为孩子心智发展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如果说认知能力是孩子大脑输入信息的能力,那么语言则是孩子大脑输出信息的能力体现。能够正常输入和输出信息,大脑的运转状况才会正常。因此,在孩子各个年龄阶段帮助其获得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这5大基本能力是孩子成长中需要培养的

通常来讲,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个大致的参照依据。9-12个月大的幼儿会有意识的叫妈妈、爸爸,能说两三种常见物品的名称;13-18个月大的幼儿具备简单语言的模仿能力,会表达家人常说的3-5个字的短语;19-24个月大的幼儿喜欢跟着成人学唱简单儿歌和童谣,而且主动性语言开始增多,比如“妈妈,这是什么?”25-30个月大的幼儿能使用简单的名词、动词、代词和形容词,会用语言表达说出各种常见生活物品名称,6个字左右的短句能清晰表达,会提多种问题;31-36个月的幼儿能口齿清楚的背诵多种儿歌童谣,能说8个字左右的短句,能积极回答问题和提问。4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开始具备较全面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和他人进行独立、完整的交流。

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滞后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发展不足往往是因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障碍。一个是生理因素。一些家长对幼儿的照顾过于精细,1岁多了还是一直喂养幼儿软食物,比如牛奶、稀粥,水果也是捣成糊状来喂孩子,导致孩子口腔肌肉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咀嚼锻炼,肌力不足,到了要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口水直流……另一个是心理因素。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一些对孩子照顾过度的家长,很少去关注孩子心理需求转化出来的肢体和语言动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定时给孩子穿脱衣服、喂养食物,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也没有抓住机会激发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而是“心领神会”地主动提供帮助来满足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了语言表达的动力,语言能力发展自然就滞后了。

一些在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未尽到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在面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时候往往会拿这样的借口来自我安慰:某某孩子三岁多才开口叫爸爸妈妈,某某孩子五岁多才会讲话,你看他现在不也是挺聪明的。不可否认,个别孩子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后来能正常表达的情况,但我们遇到更多的情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滞后带来的是智力发育迟缓、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后果。

三、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需要后天环境和机会的支持来进一步提升的。从获得爬行能力到站起来行走,再到奔跑攀爬跳跃,既是人类本能的发展,也是客观环境支持的结果。在我国约有1/3的幼儿没有经过爬行运动训练就直接进入了行走阶段。而由于家人的疼爱和精细照顾,孩子的各种大运动能力锻炼机会都被限制,直到有一天家人发觉孩子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欠缺以及被判断为感觉统合失调时才会幡然悔悟。

儿童的运动能力包括大运动和精细操作两大方面。只有经过充分的大运动和手眼协调精细操作能力的练习,孩子的运动智能才会获得正常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创造多一些机会来锻炼孩子的四肢运动,例如和孩子一起进行奔跑、攀爬、跳跃和投掷游戏,陪孩子一起堆叠积木、玩拼图、串珠、剪贴涂画等,常常和孩子进行这类亲子活动,就不用担心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不足了。

四、人际交往能力

虽然年轻一代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但现实中受制于都市化家庭形成的壁垒,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孤立的个体而存在,缺乏必要的集体互动机会和环境,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培养机会,“交往能力不足”也成为3-6岁幼儿较普遍存在的能力短板。

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常常表现出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会令到家长们头疼。一个是孩子在面对社交活动时表现出不自信、害怕,不喜欢集体活动;另一个是孩子不懂得如何正确的与他人交往,在交往时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倾向,比如破坏他人的玩具或游戏,甚至打人等等。

怎样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家长需要检视自己对待社交的态度。父母自己是否喜欢跟人打交道?见到外人,是开心地寒暄、享受这种沟通,还是唯恐避之不及、硬着头皮强作欢颜?我们自己的态度孩子都能感觉得到。所以我想,对于抱怨孩子不喜欢交往的家长来说,先把孩子的问题放下,努力调整自己的社交现状,丰富社交活动,感受跟人交往的乐趣。这样,孩子就会受到影响。比如,与其家长逼着孩子跟外人打招呼,不如家长自己很开心地打招呼,久了,孩子自然能模仿学习。

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多提供与人接触的机会。很多幼儿不爱交往,确实跟接触外人机会少有关系。接触人的机会很好创造,比如,家里来客人,走在外面多跟人打招呼聊天,经常带着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或参加聚会,在小区里接触其他小朋友,参加一些人多的游戏活动,等等,都可以让孩子观察不同的人,增加互动机会。

第三,家长要明白安全感和自信是交往的基础。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要提供接触人的机会,但可能忽略了背后的功课。机会只是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内部条件要具备,两者要同步。否则,如果外部过于强大超前,对孩子形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就适得其反。我想,安全感和自信是最重要的内部条件。有安全感的孩子更信任他人,更相信世界上好人多、好事多。自信的孩子会更敢于展示自己、不怕被人评论。家长平时要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对孩子不贬低、不苛求、多肯定进步、多鼓励、多关注好的变化。另外,对孩子的评价要真实客观,不要为了提高自尊就过多地夸。被过分夸的孩子,当他被放到生人中间,得到真实的反馈时,就会变得更沮丧自卑。树立自信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多跟自己比,少跟外人比。减少对外界评判的依赖,就等于是让他的参照系统变得更稳定,这样,当孩子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时,他就更自信。当然跟外界比较也不是绝对不能做,只要家长引导得当也没有关系。所以原则就是:少比,教给孩子怎样比。缺乏安全感和自信,这是很多孩子交往问题的真正根源。比如说打人,除了是因为孩子不会交往,也常常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先行自我保护所致。所以,帮孩子把内功练好非常重要。

最后,家长要教会孩子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当小朋友们在玩集体游戏、孩子想参与进去而遭到拒绝时,不懂得社交技巧的孩子,可能的表现要么是“你们不让我玩,我也不要你们好好玩”,要么就是呆在一边伤心的哭泣或者跑去告状;而懂得社交技巧的孩子就会提议:如果你们让我一起玩,我会告诉你们更好玩的方法。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思维和心态去面对社交问题,是提高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保障。

五、专注学习能力

在儿童早期阶段应发展的五大基本能力中,专注学习能力属于一种潜在的、需要持续培养的、为未来学习活动所准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种基本能力。因为这种能力不像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那么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要借助特定活动才能展示出来,家长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意识才能识辨到孩子的专注力发展状况,以及掌握相关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学习能力。

简单来说,专注力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力,它和看电视等活动所需的无意识注意不同。专注力是判断孩子是否具备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专注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相应的获得提高。3岁孩子的专注力应达到5分钟,4岁孩子的专注力应达到10分钟,5-6岁孩子的专注力应达到15分钟,7-8岁孩子的专注力应达到20分钟,9-10岁孩子的专注力应达到25分钟,11-12岁孩子的专注力应达到30分钟。儿童专注力的提升需要外部客观环境的支持。有益于专注力培养的活动开展得越多,孩子的专注力发展就会越好,未来学习遇到的困难就会越少。

培养儿童专注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对于0-6岁的幼儿,有效的方法包括经常开展积木搭建、玩拼图、串珠、找不同或走迷宫游戏,亲子阅读各种绘本等;7-12岁的儿童则可以通过舒尔特方格训练、视听知觉能力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专注力。部分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前庭平衡感觉失调)的,还应通过系统的专业感统训练来改善潜艇平衡感觉状况,从而在生理基础上予以解决专注力欠缺的问题。

发展好儿童的五大基本能力,孩子的心智健康发展就有了强力保障。当然,要想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就应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12项核心能力(观察力、听知觉能力、视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运动协调能力、运算能力、理解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和6项多元才能(社交、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理财、策划与决策、知识整合),当这12项核心能力和6项多元才能获得充分提高、也就是孩子具备全面的优能力的时候,才是我们家庭教育获得真正成功的时候。总而言之,孩子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只有帮助孩子获得了全面的优能力,父母的教育责任才算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陈初友

上一篇:难道男孩就不需要“富养”吗?

下一篇:孩子春节饮食注意事项 吃喝玩乐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学赚钱:中国的孩子不能靠做家务

宝宝辅食添加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孩子没有上进心?父母引发的这三

母乳保鲜:要知道的N个小知识!

推荐阅读

古风文雅的名字 每个男孩名字都有独特的含义

奶奶 您这样做,我会“破相”的

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终于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