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发觉,孩子在奶粉喂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眼屎多、大便干、口气臭、睡眠不佳、舌苔厚 等一系列类似于“热气”的症状,也就是上火。 广东夏季天气暑热,父母们更习惯采用“热者寒之”的方法,常常给孩子喝竹蔗马蹄水、金银花水、凉茶等凉性的东西。 这种想法没错,但这种做法有时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功效,反而使孩子的体质有下滑的倾向。 这是因为,孩子看似因喝奶粉出现的“热气”症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真的“热气”了,更可能是因为喂养方式不当而产生的积食。 不是“热气”,是脾胃不足 孩子“热气”常见的现象,包括经常口渴、喜欢喝冷饮、小便短赤、烦躁不安、舌红苔黄等,若有痰和鼻涕则表现为黄稠。 而家长们常认为是“热气”的嘴唇干红、眼屎多、大便干硬、有口气等表象,我却认为是孩子脾胃不足的表现。 孩子的身体是稚阴稚阳,阴和阳都尚未成熟,孩子的阳气略输于阴气,因而显得阴气相对过剩,故导致了虚寒体质。 这种体质下,不宜常吃过于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孩子的阳气。但配方奶粉在中医的观点看来属温性,正是比较适合孩子的虚寒之体的。 所以,所谓的喂养奶粉不当造成“热气”的情况,大多数其实是孩子消化不良产生的积食导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孩子“脾常不足”,喂养方式不当容易增加脾胃负担,比如过量喂食、每天机械重复喂食一种食物等。 没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乳食喂养,就容易导致孩子消化不良, 才会出现大便干、口气臭等现象。 若没有分清孩子是“热气”还是积食,就一味地给孩子喝凉茶、吃寒凉食物,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稀释奶粉,或服用消滞食物 如果孩子看上去“热气”但实际是积食了,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在乳食喂养 方面,家长可以适当稀释孩子的奶粉,也就是降低每次奶粉冲服量,减少孩子的脾胃负担。 若确认孩子对牛奶吸收不好,可适当将牛奶制品换成对应的羊奶制品,羊奶相对于牛奶来说,分子量更小,孩子更容易吸收。 在中医食疗 方面,推荐吃谷芽、麦芽、山楂这一类消滞的食物,比如三星汤。比例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0-3岁的孩子,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3克煎水服用。 3岁以上的孩子,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煎水服用。 注意: 若孩子因米面等淀粉类食物积食,可稍微加大麦芽的用量;若孩子因肉类积食,可以适当加大山楂的用量。 若孩子嫌山楂酸不肯吃,可以适当放点盐。 此外,孩子大便较干时可用谷芽、麦芽、莱菔子各10克。 孩子较为瘦小,有点生疳积,则可用谷芽、麦芽各10克,鸡内金5到8克。 还可以用布渣叶、芒果核、神曲等药材,或者是中成药,比如保济丸、保和丸,保济口服液、保和口服液。 如果孩子体质明显虚寒,还可以用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 常见的三种牛奶制品比较 配方奶粉: 又称母乳化奶粉,它是通过配方的方式增加婴儿需要营养、减少对婴儿不利的物质,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的一种奶制品。 配方奶粉在中医的观点上偏温性, 适合孩子的虚寒体质, 推荐给宝宝食用。 新鲜牛奶: 为市面上常见的牛奶制品,牛奶经过初步杀菌后进行调味而成,种类较多。 牛奶在中医的观点上为凉性,可适当给宝宝食用。 酸奶: 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富含益生菌的牛奶制品。 酸奶在中医的观点上偏寒凉,不推荐给宝宝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