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好好吃早餐了吗?”从将女儿送进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她现在上小学六年级,每月我都会定期收到来自幼儿园或学校的“保健通讯”。 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行动,以家庭、学校、保育所、地域等为单位,在日本全国范围进行普及推广。 在这一“从娃娃抓起”的食育知识普及中,尤其强调了早餐对于成长期儿童的重要性。 “不吃早餐的孩子学习能力会下降”——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每年的“全国学习能力·学习状态调查”,得出这一结论。 例如:以小学六年级孩子为调查对象,在2009年的日本全国的“学习能力调查考试”中,日本文部省发觉早餐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呈现这样一种比例关系: 每天正常吃早餐的孩子:国语A平均正确回答率71.3%,数学A的平均正确回答率为80%; 完全不吃早餐的孩子:国语A平均正确回答率53.2%,数学A的平均正确回答率为63.2%。 为什么一顿并不起眼的早餐,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日本的营养学家们是这样解释的: 人的大脑每天需要消耗120克葡萄糖,我们血液里所含的葡萄糖,有50%是被大脑所消耗的。 而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是富含淀粉的米饭、面类等主食。 在食用主食之后的30分钟,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达到最高值,慢慢为大脑输送养分。 而余下的葡萄糖,则被肝脏作为糖原储存起来,在大脑需要的时候,再转换成葡萄糖。 但这种储存是以12小时为界限的,而人即使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也依旧在继续工作,所以,早晨起床后到早餐前的这段时间,是大脑血糖值最低、能源最为不足的时候。 因此,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出现记忆力低下,工作效率迟缓;而不吃早餐的孩子,不仅影响成长发育,在学习时还很难集中精力,且容易焦躁和发怒。 工作“脑力”取决于早餐,不吃早餐等于放弃工作——日本的营养学家们这样警告日本国民。 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日本专家们的要求则比对成年人的要求还更高。 例如日本女子营养大学副校长五明纪春博士,就提出了家庭亲子餐桌的“5W1H规则”,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WHO(和谁) ——“和谁一起用餐”对于发育阶段的孩子非常重要。 独自一个人的“孤食”,与家庭成员围绕餐桌的“共食”,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想要一个性格开朗明快的孩子,就决不能给孩子一个孤僻寂寞的餐桌。 WHAT(吃什么) ——主要指餐桌上的营养平衡。 五明纪春博士在此特别推荐日本女子营养大学从昭和初期就开始研究改良的“四群点数法”,也就是简单地按食物来源不同,将食物分为“乳制品·鸡蛋”、“肉·鱼·豆”、“蔬菜·水果·蘑菇·海藻”、“饭·面包·嗜好品”四大类。 根据这一分类,再结合亚洲人传统的二菜一汤来制定菜单。 这样,即使对营养学毫无研究的人,也能很容易实现餐桌上的营养平衡。 WHEN(什么时候) ——指一日三餐要有正常的时间规律,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正常的生活节奏感。 这里五明纪春博士强调应该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下午3点左右,为孩子增加一道甜品食物,以保证孩子脑部发育的能源补给。 WHERE(在何处) ——除了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共进午餐的宝贵经验,家庭成员一起在家共同用餐的经验尤其不可缺乏。 一家人在同一餐桌上交流共享的话题,将成为孩子脑海里最温馨的童年记忆。 这种家庭餐桌的用餐氛围,能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与人格形成,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一生。 WHY(为什么) ——“饱食时代”的现代社会,只要有钱,孩子们随时随地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各种零食,结果造成孩子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带来饱食、偏食、贫食或过食。 因此,作为家长有必要认真理解前面所提及的WHO、WHAT、WHEN、WHERE这4W,有目的有动机地为孩子安排好家庭餐桌。 HOW(怎么做) ——理解了前面所提及的5W之后,五明纪春博士认为还应该结合日本人的遗传基因(例如日本人比欧美人更容易发胖),培养日本式的饮食习惯方式,才能防止肥胖或其他生活习惯病。 看完上面的介绍,不由让人想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还应该被赋予更多新的含义。 例如不仅仅指“吃”是头等大事,还包括吃的方式、吃的内容,等等也极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一个民族的健康与未来。 本文转载自【中国论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