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让孩子们听书,却也不完全是对牛弹琴,收获也是有的。 和很多妈妈们一样,脑袋一个,胳膊两只,哪能时时抱着孩子?于是,特别是还没有自主能力的儿子, 就会被我“ 灌输” 耳朵教育。我称之为,4月小儿的国学启蒙之路。俗称小屁孩听天书。 比如做着饭时,就会打开下载的《声律启蒙》, 《 少儿唐诗》 等听上去抑扬顿挫的播音给孩子们听,4个月的那一位,每次字正腔圆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从手机里传出来,都会瞪大眼睛,四下里找寻着:“ 来了,又来了,到底声音是哪里来的?” 然后,流下一串串无法自拔的口水。 今天中午,播了《三字经》, 把他的椅子转向在做饭的我, 提前给他敲一敲警钟“ 幼不学,老何为” 的古训。 顺便,我也滋养一下自己贫瘠的国学文化土壤。 读到 “ 融4岁, 能让梨” 的时候,我手中炒菜的勺子顿了一下,任凭锅里的菜滋滋作响,脑子一连串冒出几个疑问: 4岁让梨,这值得提倡吗? 让梨的背后,有深层的心理原因吗? 这个历史故事,有什么育儿启发? 大家看出来了吗? 我儿子有个喜欢提问的麻麻,糟糕的是她经常把菜炒得不太美好。既然一心不可二用,那我就把火关了,开始专心想我的问题。 《 孔融让梨》 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网上一搜,虽然版本略有差异,但是宣扬的思想却是一致的: 年纪小小,礼让兄长,把好东西先给他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故而, 他的父亲在幼子孔融让梨之后欣慰大笑: “ 哈! 哈! 哈! 我儿真是不同寻常,聪慧过人。” ( 我把原文略为形声化了)。 孔融暗暗发誓:“ 为了得到更多的歌颂和表扬,我少吃几口梨又算得了什么!” 然后,心中一阵阵酸涩与无奈,一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的壮美情怀在幼小的心中涌动起来。毕竟,想在几个兄弟里脱颖而出,赢得父母的特别关注, 也不是件简单事。( 或许,四岁的他有这样的想法?) 度娘提供出的材料中,有一则最引眼球,这位仁兄是这么说的, “ 孔融拿梨时,先是用眼角瞄了一眼哥哥们,见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眼睛怒睁,好似在说#39; 拿错了,要挨揍#39; 的表情,想到自己昨晚被揍的屁股还热辣辣的疼,就乖乖地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这种杜撰,比我更不靠谱,但我哈哈大笑之后,又陷入沉思: 为什么这位仁兄的故事,荒唐里透出一丝真实,诙谐里渗出一点道理。 这似乎更符合一个4岁小孩的正常心理活动。 4岁让梨,发生在孔圣人的多少代玄孙身上,也不算奇怪。就连不姓孔的社会主义小娃娃们,也大都明白需要分享的道理。孩子里手里有个好玩的东西,跟好朋友一起玩,有一块糖, 或许使劲用牙咬断,跟好朋友说:“ 给你一半!” 但是,如果孩子小手里紧紧握着那块快要化了的糖,流着口水说:“ 我不想分享。” 这才是事情的关键时刻,小孩子不舍得分享他心爱的东西,有占有欲,无比正常。如果家长在这时干预,或是脸上挂不住,在对方孩子家长面前想要些面子,或是用一些溢美之词赞誉分享,那么无形中会给孩子施加一种“ 被迫” 的行动, 为了他人开心而去贡献自己不愿贡献的东西,而没有遵从本心的真实意愿。 有人说,不就是一块糖吗? 用得着这么小题大作? 殊不知,小孩子心里的珍宝往往都得不到大人的重视,有次我把女儿的一张破报纸扔到垃圾桶里,她竟然哭得如丧考妣。我虽怒火中烧:你妈活的很好,哭什么哭?!但也不得不尊重一个事实:破报纸对于她很重要。 一块糖有时候也很重要,就像少年春心初动时的那个恋人一样重要,跟别人分享恋人,合理吗? 又有人说,孩子会不会因此而变得很自私? 其实是这样的,一样会传递爱的孩子都不缺爱,他们在家里享受到了满满的、来自父母家人的爱,心中是柔软的、美好的,他们向外传递的也将是爱与美好。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大都不会太自私,也会懂得适时的分享。大部分孩子思维也不会怪到哪里去,如果有两块糖,给朋友一块,不是大事,除非他很缺糖。就像很缺爱,就不知爱为何物,不懂得爱他人。 我对孔融让梨没有偏见,也对几千年的国学文化时时敬仰。只是,我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孔融,或被迫学习这种礼让精神,除非她真心礼让;但若是为了迎合某种歌颂而违备自己的真心,就有些悲伤。 让梨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不理会他人的目光,活出真实的自我。 作者:粒粒 ,自由撰稿人,全职妈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辣妈念念碎 ”lamahen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