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矫正视力最好7岁前,不要惧怕孩子戴眼镜!

举报/反馈

小文今年7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

最近,小文妈妈梁女士觉得好奇怪———带小文去坐公交车,小文总是要眯着眼睛才能看得清车号牌,在家里看电视也搬着小凳子坐得近近的才看得清。小文的老师也反映,小文上课总是集中不了精神,老师在黑板上布置的作业总是抄错了。

随后,妈妈带小文到医院检查眼睛,结果竟是小文患有400度散光。这让小文妈妈受到不小打击:“孩子才这么小,刚上学,眼睛怎么熬坏了呢?听说散光是终身的,那让孩子将来怎么办啊?!”

散光是否真的如此可怕?

矫正视力最好7岁前,不要惧怕孩子戴眼镜!

7岁前最适合做视力纠正

散光、近视、远视都属于屈光不正,都会导致看东西模糊不清。而散光又往往是伴随一生的。孩子得了散光很多父母会慌神———少看电视少看书?多远眺?多看绿色植物?

散光大多数是先天的,当然跟后天眼球的发育也有一定关系,轻度散光可以通过改变调节,而使两条焦线的距离缩短,达到看清物体的目的,但却容易造成视疲劳。重度散光由于无法用调节弥补,反倒不容易视觉疲劳,但视力一样较差,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导致弱视。

小宝宝不一定会表达自己的视力有障碍,所以作为家长更要留心。如果当家长发觉自己的小孩总是看东西眯眼、歪头或者头部向前倾斜双眼上翻来注视眼前物体时,建议及早到医院的眼科就诊。

3-4岁的儿童已能配合视力检查,应及时发觉及早治疗。弱视训练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样7岁前治疗效果最佳,如果错过了这个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将会造成宝宝终生视力低下

当被告知宝宝散光后,必须去专业机构做散瞳验光,确定散光度数。小朋友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矫正视力最好7岁前,不要惧怕孩子戴眼镜!

家长不必惧怕“戴眼镜”

“医生建议我女儿戴眼镜矫正视力,但我不想让她戴,就怕越戴越深,永远都摘不下来了。”在得知小文400度散光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佩戴眼镜,梁女士很是苦恼,像梁女士这类对“眼镜敏感”的家长并不少见。

不少患者或患儿家属听说经常戴眼镜视力会越来越差,因而即便长期视物模糊也不敢戴眼镜。其实,这是个误区。如果配戴合适的眼镜,读书写字姿势正确,视力会稳定在一定水平,近视、散光度数不容易发展过快,相反如果看不清,又不配戴,近视及散光的度数会迅速增长。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戴上眼镜后就再也摘不下来了,也是错误的。近视眼有度数逐渐增加的趋势,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近视度数会越来越深而终身需戴眼镜,但度数不高的远视和散光长大后随着视觉功能发育是有希望摘掉眼镜的。

那么,怎样才是最正确的纠正视力方式呢?由于眼睛的屈光状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发育期的儿童,一样要求戴眼镜的儿童每半年至一年都要重新散瞳验光一次,并且要根据每次验光的结果决定是否需更换镜片。

矫正视力最好7岁前,不要惧怕孩子戴眼镜!

重视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

到底视力障碍会不会遗传呢?

“若爸爸妈妈单方有近视,宝宝今后会不会也患近视?”对此,父母高度近视,遗传给宝宝的几率会相对高一些,医学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样指600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在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虽然视力障碍可以遗传,但若是孩子4岁以前出现的视力问题,却是“正常现象”。“初生宝宝多数都是远视。”专家解析,由于人出生时眼球尚未发育完善、眼轴多数偏短,所以出生的婴儿大部分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变大,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也逐渐减少,由远视眼发育到正视眼的过程称为正视化,此过程大约至青春期完成”。

学龄前儿童轻度远视,若视力正常,且没有其他视觉症状,为生理性远视,可不予矫正。但如远视度数明显,视力减退或出现内斜视而未得到及时矫正者,可因延误视觉发育而引起弱视,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高度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

矫正视力最好7岁前,不要惧怕孩子戴眼镜!

温馨提示:

对于近视的孩子,家长可选择为孩子佩戴功能性镜片,并配合医院专门的视力矫正训练。功能性镜片不同于一样镜片,采用眼球仿生学原理,是世界上全新一代学生近视防控镜片。它不仅矫正中心视力更能矫正周边视力;针对孩子眼球结构设计。国际权威机构表明,功能性镜片平均减缓近视增长30%

上一篇:熊孩子不睡觉怎么办!?60秒搞定他!

下一篇:影响新生儿居家安全七大潜在危险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幼儿园园长意外泄露了7个育儿冷

教育孩子,抓住这几个时机就对了

立冬不惧!冬天宝宝穿衣、睡眠、

孩子,虽然你不是富二代,但也不

推荐阅读

不麻烦别人,才是一个人顶级的教养

宝宝涂鸦好处多 但如何防止宝宝乱涂乱画呢

如何避免家庭教育中的“四心”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