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许并不知道输赢的真正意义,也不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大道理。在他们眼中,输赢的结果很重要,不管是和爸爸比谁跑得快,没有领先跑到终点,还是和小伙伴玩游戏,输了主动权,都有可能让他们大哭一场。 一天晚上,我正在厨房做饭,忽然听到妞妞在客厅大哭了起来,我慌忙跑出去,以为是她不小心磕着碰着了,可是见爸爸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怎么了?”我慌忙问爸爸。 “妞妞钓鱼没我钓得多呗!”爸爸轻描淡写地说道。 原来爸爸在陪妞妞玩钓鱼游戏,两根鱼竿,看谁钓得多。妞妞对鱼竿的把控能力还不太好,当然没有爸爸钓得多。可是在妞妞看来,没有超过爸爸,是一件伤心事。 我揽过妞妞安慰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起来,小丫头怎么这么小就就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呢? 姥姥的夸赞,养出经不起失败的娇宝宝 我和妞妞爸都是上班族,白天都是由姥姥照顾妞妞。姥姥常说,带妞妞出去特别有成就感,因为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妞妞不管是身高、体重,还是走路、说话方面都表现得更好。总有人夸奖妞妞,同时也向姥姥取经怎么样能把孩子带得这么好。于是,在姥姥眼里,妞妞自然是非常优秀的,一提到孩子就交口称赞。我时常提醒姥姥:“我们应该描述事实,不要评价孩子,尤其不能过于称赞。”但是姥姥看到妞妞的成长和进步,还是忍不住把“太棒了”“太厉害了”挂在嘴边,这过分夸奖的习惯总也改不了。这不,就是在这样的“追捧”中,妞妞养成了傲娇的姿态,经不起一点失败的打击。 作为妈妈,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及时发觉孩子身上或大或小的不良习惯,并及时将其引导到正确、健康的道路上来。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求胜”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因而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有这种反应是他自己“没出息”,从而训斥孩子。殊不知家长这样做,实际上却一步一步地助长了孩子的脾气,使孩子不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每当孩子“输不起”时,会更加肆意地表现出愤怒、暴躁和侵虐*行为。 面对熊孩子“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家长除了要正确看待,还要发挥聪明才智,机智应对。 故事渗透,让孩子正确看待输赢 孩子大多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借助小故事来寓意大道理。比如可以给孩子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向孩子渗透“输与赢是相对的,输赢也不是看一时之效”。同时要告诉孩子,输与赢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常有的事,输不见得是坏事,赢也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怎么看待。 潜移默化,生活中讲述输赢的道理 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讲一些实在的例子。比如通过观看电视中的竞技节目,向孩子灌输即使是非常优秀的选手,也有输的时候。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淡然看待“输”,因为每个人都有输的时候,输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要想成为冠军,首先要从无数次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起。今后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如果能笑对每一次失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将来一定会取得成功。 适时开导,让“输不起”远离孩子 迁就孩子“输不起”绝不是明智的办法,明智的家长不妨就让“输不起”的孩子多输几次,经历多了,自然会更加淡然面对。当孩子表现出怕输时,要直言告诉他“我不太喜欢和你玩,因为你怕输。”从而让孩子意识到他输后不正当的情绪,会影响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朋友会越来越少。当孩子情绪趋于平静后,可以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输赢只是结果,如果人人都想赢,不愿输,那么比赛就是去了意义,我们更应该享受过程。”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不过分计较输赢,并且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巧妙的方法应对孩子“输不起”,相信孩子也一定能够淡然相待。 文:妞妞妈 文章发表于《心理育儿》杂志2016年5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