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好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些家长特别是老年人把这视为“捣乱”,严厉批评孩子,或者从安全角度出发,不让孩子乱动,殊不知,这样的阻止却抑制了孩子的成长天性,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需要,就这样被扼杀了。 [教子情景]两代人的相反观点 两岁半的乐乐一刻也闲不下来。他看到妈妈进厨房了,就马上扔下手中的玩具屁颠屁颠地跟了进去,见妈妈揉面蒸馒头,他就趁妈妈不备,赶紧揪下一块面,也在面案上揉来揉去,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面粉弄得到处都是。 奶奶看见后立刻训斥说:“你看你,又在捣乱了,把面弄了一身,撒了一地,真是浪费!”说着要把乐乐一把拉开。乐乐却死活不肯离开,嘴里还喊着:“我不我不!”妈妈示意奶奶不要管。奶奶无奈地丢下一句:“看你把孩子惯的,都成什么样子了!”转身出去了。 对此,心理专家陈雅茹表示,在奶奶的传统观念里,这个孙子很顽皮好动,又爱惹麻烦、捣乱。而老人喜欢安静,求稳,从安全角度考虑,阻止孩子的行为成为必定。但是,这样的阻止却抑制了孩子的成长天性。两三岁的幼儿能跑会跳后,活动范围就扩大了,世界在他的眼里变得如此新鲜、有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去发 现、去操作、去体验。在孩子的心里没有“捣乱”一词,只有需要———我也要像大人一样会做饭;我想尝试———因为我从来没体验过;我想玩———这么好玩的 事,大人为什么不让我玩?这时,妈妈蹲下来,示范给乐乐看:“来,看妈妈是怎么揉面做馒头的……”妈妈紧接着卷起乐乐的袖子,让他和自己一起做馒头。这次,有妈妈手把手教,乐乐没有再把面撒到地上。虽然乐乐还不会揉面,而且浪费了一大块面,但乐乐的妈妈还是把乐乐做的“馒头”也放在了蒸锅里。乐乐高兴地 给自己鼓掌:“妈妈,我也会做馒头啦!”“是啊,今天珍宝会做饭了,做出的馒头一定香喷喷的!很能干呢!”妈妈表扬了他。 乐乐满足地跑到客厅玩去了。后来,乐乐进进出出的,原来他想知道馒头做好了没有。那天吃饭的时候,本来不太爱吃馒头的乐乐居然吃得很开心,也吃得格外香。 [情景分析]顺应天性而为之 奶奶把孩子的探索当成了捣乱,而妈妈则当成了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这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而为之。妈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需要,这才使孩子有更强烈的愿望———想知道馒头是怎么从生到熟的,虽然妈妈没有给他讲解加热原理,但也不必着急讲解,保留孩子丰富的想象,不是更让人觉得可爱么?只要保持一颗好奇 心,今后还会去思考、去寻求答案的。 [专家点评]鼓励孩子在玩中学习 心理专家陈雅茹告诉记者说,对于哪些是孩子能玩的,哪些是不能玩的,大人不要分得太清楚,那是成人的思维,在孩子的眼里,这些都是好玩的“玩具”、有趣的“游戏”。孩子有玩的需要,在玩中探索、学习,在玩中体验、思考,智力和能力就是在不断尝试和操作中提升的。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没危险,都应该像这位妈妈一样,鼓励孩子并陪孩子玩。 陈雅茹说,好奇心是兴趣的保鲜剂;兴趣是一粒种子,能在心中生根发芽;兴趣还是向导,能带领人们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如果孩子非常想知道馒头从生到熟的过程,不妨把做饭当成一次实验,让孩子看到蒸馒头的全过程。可以用透亮锅盖,看着馒头从生到熟,给孩子呈现直观的场景,孩子会更有兴趣去了解、观察,因为小 孩子观察或学习都喜欢有直观具体的材料作用于感官,使他们可看、可听、可闻、可触,增强感性认识。 [成功教案]教育比斥责更有利 家住莱山区绿色家园的丞丞小朋友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今年2岁。丞丞的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说,她儿子最喜欢拔电视插座了,每次只要大人打开电视看节目,他一定会跑过去趁大人不注意就拔掉电视插座,然后连闭路电视开关一起关掉;有时还会对电视机非常感兴趣,拿起遥控器就换台。看到大人气急败坏的样 子,他就像个没事人一样扭搭扭搭就走了,有时还会得意地坏笑几声。 对于丞丞的淘气和调皮,照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很无奈,只好每次都跟丞丞比速度,看到他要拔掉电视插座或关掉电视机时,不是飞跑过去阻拦,就是大声呵斥几句。 但丞丞的爸爸王先生却不这样看,他说:“当我发觉孩子有关电视机和拔掉电视插座的动作后,我就对他说,‘儿子真乖,都会关电视了,聪明!’然后我 会耐心地告诉他,当大人看电视的时候,不要随便拔掉电视插座,有电很危险,更不能随便关掉电视机,这样做是非常不礼貌的,等大家看完电视了再去关机才是好 孩子。而且,每次看电视之前,我都让他去开电视,时间长了,丞丞再也不随便拔电视机插座了,而且电视插播广告时,还会很乖地看一会儿。” 对此,心理学老师王丹梅说:“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很多时候,你越是阻止他,他反倒越好奇,因此顺其自然的寓教于乐就显得非常重要。丞丞的爸爸王先生没有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一味地去斥责孩子或束手无策,而是用行动教会了孩子怎样开关电视机,并且不再随便拔掉电视插座,既让宝宝学会了一样本领,还让宝宝懂得了一个道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