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不爱说话、易怒、不愿分享……孩子没朋友?其实全“怪”你!

举报/反馈

不爱说话、易怒、不愿分享……孩子没朋友?其实全“怪”你!

育儿专家答疑

不爱说话、打人、不愿分享,这些都是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还有些孩子还是几种问题交差在一起的。要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扭转孩子“没朋友”的局面,父母先要明白这些表现背后原因以及孩子在各年龄段性格变化的特点,才能找到恰当有效的应对方法。那么究竟哪些原因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呢?父母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呢?咱们来逐个分析一下:

一、不爱说话

从出生到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敏感期。父母给予的语言刺激不充分,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严重的会出现回避型社交障碍。而除了父母自身少言寡语、沉默内向以及主观上不够重视亲子沟通以外,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以及习惯性的包办代劳,也会挫伤孩子开*交流的积极性。

育儿小贴士

除了改变与孩子说话的习惯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这几个办法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描述情绪的训练

先试着跟孩子描述你的喜怒哀乐,然后尝试为孩子描述ta的情绪:“今天下雨不能出去玩儿,这让你很伤心。”、“小美让你玩儿她的娃娃,你很开心。”、“天气很热,你吃了冰激凌,这让你很高兴”......结合场景描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初步认识行为与情绪之间的大致关联。

等词汇量逐渐丰富起来了,可以训练孩子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看到的别人的情绪变化,比如“妈妈生气了,因为爸爸没有洗衣服”......

二、示范善意的表达

让孩子听到你对别人的好意:“您辛苦了!请坐,我帮您倒杯水。”、“你的新发型很棒!”、“你看上去不太舒服,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孩子的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善意,但他们往往因为害羞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而最终沉没不语。父母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善意、热情用语言和行动示范出来,孩子自然会在耳濡目染中习得。

三、讲故事聊感受

在读绘本或讲故事时,时不时询问孩子“你觉得XX会怎么想呢?”、“如果你是XX,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呢?”......这样也给孩子创造了开口讲话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四、爱攻击人

如果孩子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们就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停止和道歉。男孩在8岁前,女孩在6岁前都是没有“同理心”这个概念的--他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比如,你端着咖啡,一个四岁的男孩从你身边走过,把你的咖啡碰洒了,这时他不会感到抱歉,因为他认为是你不应该站在这里。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个坏孩子--只是他大脑中能够考虑你的感受的那部分还没有发育而已。

育儿小贴士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同理心之前,呵斥或强制他们道歉很可能只能换来拒绝或反抗,即使说出抱歉,对他们而言那也只是一种表达或语言,而非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遇到孩子打人、咬人,你可以做这样三件事:

1. 先将孩子隔离,这很可能让ta情绪失控,大哭大闹,那就先由着ta发泄一会儿。

2. 等ta像被欺负的一方一样露出可怜兮兮的表情时,再允许ta回来。

3. 替孩子向受欺负的孩子及其家长道歉。

五、不爱分享

人天生是不愿意分享的,是交往的需要促成了分享和交换。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就不应该强制、命令孩子与别人分享,这会让孩子觉得你没有平等地对待ta,还会把这种不尊重运用到日后的人际交往当中。

育儿小贴士

小孩子护玩具、护食物,不愿分享很正常。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假装没看见,几次下来你就会发觉,其实没有成人的参与,孩子们最后也能处理地很好。为了避免冲突,最好还是在家和孩子先沟通好:

1. 两岁左右,孩子的“物权”意识开始萌发,此时父母就可以试着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你可以随便玩儿。那是他的,他可以不让你玩儿。”

2. 三到四岁,可以训练孩子“交换”的意识--“你可以看妈妈的手机,那能让妈妈玩儿一会儿你的玩具熊吗?”同时跟孩子约定好,不想分享的东西要自己储存好,如果能拿出去玩儿,那么就表示你愿意分享。

要想孩子在外懂礼貌、受欢迎,顺利地和同龄人交往,父母在家一定得做足宝宝情商训练的功课。主动示范并引导孩子表达想法,结合孩子情感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命令、不强制,平等协商定规矩,才能培养出开朗而平和的宝宝!

上一篇:提高社交能力,请先教孩子认识自己

下一篇:在家霸道,出门就“怂”,你家的孩子是“两面派”吗?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宝宝大动作发育测评保护性反应

第一反抗期来了

决定孩子智商高低的9因素

接纳: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推荐阅读

消费观培养:“冷却”孩子过多消费欲望

宝宝入园前需要注射哪些疫苗?

于丹: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