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带着孩子参加聚会,或者偶遇熟人时,总是希望孩子懂礼貌、嘴巴甜,带着他叫“叔叔、阿姨......”,但有的小家伙却偏偏不喜欢打招呼,不管怎么引导,他就是不说话......有的家长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尴尬中忍不住开始责备孩子:“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强迫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 还有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愿意叫人,就更加郁闷了! 为什么自家的孩子就这么不开窍?是不是平时没有教好他...... 其实,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与生俱来的保护自己的能力。 比如小宝宝在5个月大之前,谁抱都可以,但差不多6个月之后,孩子开始“认生”了,除了主要照顾者外,谁抱他都容易哭。孩子通过这种天生的保护自己的能力,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引荐陌生人时,会忽略掉他这个观察、“安检”的过程。孩子还来不及反应,这个陌生人,就会靠他很近,摸他的头、拍他的脸,他当然会有下意识的抗拒反应。 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不安全感,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没礼貌,而是没有准备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英国皇家育儿师--凯瑟琳老师,有以下几个小建议: 当孩子可能会新认识一些人时,可以提前为他介绍下,比如,可以随意和他聊一聊: 今天下午,我们会遇见张叔叔,他是爸爸的好朋友,他足球踢得特别棒...... 这样,当孩子见到客人时,就不会是完全陌生的。 总而言之,当家长带孩子进行一些社交活动时,尽量让他提前知情,比如告诉他:今天是否有人要来家里,或者接下来你们要去哪里。当有人来敲门时,让孩子们知道,是谁来看他们了,之后去串门时会看到谁,让孩子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孩子为之后的见面,表现得有些紧张,可以让他带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玩具。 一是为了缓解孩子情绪的不自在,因为他觉得别人会更多地把视线和焦点,集中在他拿的玩具上,而不是只看着他们,这能给他们带来自信。 另外,这也能为孩子制造交流的话题,孩子一样都会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你会发觉,孩子可能会主动和客人交流,“奶奶我有一只羊!”“奶奶我的羊有粉色的蝴蝶结”。 ? 孩子不愿打招呼,不要当众责怪他 有的家长在孩子不打招呼时,觉得要借着时机来教育,殊不知这种“当众羞辱”,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伤害。 孩子得不到认可,又听见父母一再说自己无礼时,他就会产生罪恶感; 另外,这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觉自己一无是处,很羞愧。 ?当孩子表现出退缩时,家长也不能听之任之 我们要接纳的,并不是孩子退缩的行为本身,而是要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些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给他造成难以负荷的压力。 我们要做的,既不是强迫孩子,也不是任由孩子回避挑战,而是要帮孩子缓解面对挑战时的心理压力,增强他的内在力量,轻轻地推着他,一点点地进步,一步步地应对挑战。 如果孩子不愿意叫人,家长可以做进一步地引导,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温和而且充满期待,比如“你愿意和妈妈的朋友张阿姨打招呼吗”,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这时候可以给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比如“如果不愿意和打招呼,那就和张阿姨握个手,或者微笑下吧。” 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可以引导他在和对方离别的时候说再见,一样在有了短时间的聊天和接触后,孩子会更愿意和对方道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