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是在宝妈的怀里睡着了,有时候是在宝妈的身边睡着,宝妈们想要宝宝学会自己睡觉,能做什么?有什么方法可循? 一直有人说奶睡不好、抱睡不好、安抚奶嘴不好,道理谁都懂,但是不抱着孩子不睡能怎么办?这可能是很多妈妈共通的烦恼,大家都知道让孩子自己入睡对TA长期而言比较好,但是要怎样TA才能学会自己入睡呢? 栗子妈也希望有个什么小秘诀,像是激光笔对所有的喵星人都管用,有没有什么招数对于所以的宝宝都是管用的?很不幸的是,没有。 宝宝们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的宝宝的。妈妈是最了解自己的宝宝的,网上分享的资料、经验、研究,妈妈们都可以学习,然后一定要结合自己宝宝的情况来实践。 比如说有为了让宝宝好好睡觉,要把房间弄暗的说法,但是也有的宝宝就喜欢有一些灯光才能睡着,屋子里完全黑的话反而会害怕。 所谓宝宝自己学会睡觉,目标是让宝宝能够不依赖吃奶、妈妈抱,就能自己睡着。如果可以做到这样的自主睡眠,那宝宝的睡眠质量会改善很多,不容易睡一小会儿就醒过来,然后要妈妈再次哄睡。这样宝宝的睡眠好了,妈妈的负担也小了。
宝宝怎样才能做到自主睡眠呢? 问题就在于,自主睡眠这件事是一定要宝宝自己去学习的。我们做家长的,只能帮忙,不能代替TA去做这件事,就像我们能监督孩子学习却不能代替TA去考试一样。 也有人说长大了就会睡得好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有研究表明,如果婴儿时期睡不好,长大之后还睡不好的风险会增加。 在宝宝四至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训练宝宝自主入睡了,而在这之前,可以看作自主入睡训练的准备时期,我们可以观察宝宝的睡眠习惯,一般能熟睡多久?喜欢怎样哄睡?喜欢睡在那里?…… 所有的学习都涉及到宝宝自生的能力和外在的环境,入睡学习也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自主睡眠的训练是有一定难度的,妈妈们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进行自主训练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自主入睡没练成,反而睡眠倒退的阶段。 要学习睡眠,我们要先了解睡眠。睡觉是个过程,睡前在干什么,如何入睡,怎么睡得久,都是问题。 睡前的准备 妈妈对于宝宝都是观察入微的,一定不难发现宝宝有些困了的信号,一旦发现宝宝困了之后就要开始入睡的准备了。如果让宝宝在困的状态下再玩两分钟,可能导致宝宝明明很困却难以入睡,还烦躁难安抚。 睡前宝宝在干什么很直接地就影响了宝宝的睡眠情况,借助仪式感可以帮助宝宝了解到自己要入睡了,将入睡的准备延长,睡前仪式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拉窗帘、铺床、换睡衣…… 白噪音:四个月后的宝宝可能不再喜欢白噪音,可以用各种音乐尝试宝宝喜欢什么。 夜奶:宝宝小时候因为胃容量小,晚上很快会饿也就需要喂奶。四个月之后宝宝就可以试着戒掉夜奶了,我们可以在睡前仪式开始前给宝宝喂奶,拉开吃睡间隔,避免奶睡。 尝试沟通:虽然宝宝不一定听得懂,但是在搞不清宝宝需求的时候,可以试着和TA沟通,TA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反应。
针对入睡的训练 相信很多妈妈都知道的哭声免疫法,也就是让孩子哭,妈妈把孩子放下就走人,从而使宝宝习惯学会自己入睡。宝宝可能会哭上很久然后睡着,哭累的宝宝也会睡得久一些。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容易,但是我们是妈妈,从本能上来说我们会对任何孩子的哭声做出反应,更不要说是自己的孩子了。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会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也尚有争议。 也有改良一点的哭声免疫发,比如: 法伯法:在孩子哭的时候,过3、5、10分钟去查看安抚孩子,但是不能把孩子抱起。 韦氏渐进法:妈妈留在房间里坐下,在几天后逐渐离开。归根结底就是要我们不对孩子的哭声立即做出反应,逼迫孩子自己解决入睡问题。 栗子妈觉得,哄睡的方案其实也就几个类型: 一、让孩子自己解决,也就是让TA哭 二、帮孩子解决:抱起、安抚、奶睡…… 三、陪着孩子解决:和孩子呆在同一个房间里,偶尔安抚…… 我们要做的是平衡这些方法,给孩子一些时间让TA尝试自己睡觉,如果睡不着再前去安抚。适当地让孩子知道妈妈还是爱TA的,同时也要给TA学习睡眠的机会。 陪伴孩子入睡不是一件好干的活,我们在哄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感觉烦躁。我们一定要记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实在调节不过来可以求助家人帮助。 巩固睡眠 宝宝闭上眼睛并不意味着完全睡着,如果宝宝是经过妈妈安抚睡着的,妈妈不要离开,稍微安抚5分钟,确保宝宝睡着。 四个月后为了避免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在宝宝睡着后最好将宝宝放平。如果宝宝已经学会翻身,那SIDS的风险就大大减小了,不用再去强行调整宝宝的姿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