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一个开朗乐观,健康活泼的孩子。因为这样的性格无论是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还是孩子其他的各个方面阿德发展都是有利的。不过,有些家长却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胆小,主要表现在:出门不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人多的时候,在很多事情上都会退缩,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也不敢跟家长说...... 总之,家长对于孩子这种性格感到很担心和着急。 各位家长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其实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改变孩子胆小的性格,只要家长正确对待宝宝胆小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那么这样对于改善宝宝胆小的问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 孩子胆小怎么办 正确对待宝宝的退缩行为 当发现宝宝有退缩行为时,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际的孩子比较,要体谅他的心情;不可由于心急而粗暴对待,这样会使宝宝更加恐惧,更不敢与人接触,尤其不能当着外人说'我这孩子就是胆小',要积极强化宝宝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宝宝千方百计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尊重孩子 尊重他当时的选择、态度、处理方式和感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的接受,就是接受孩子的一切,接受了才能找到更好更适合的引导方法,并请永远记住:孩子有权利选择他要不要去做,要什么时候去做,而我们有权利选择用什么方法来引导他去做! 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内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羞于对其他人表达自己,对公开场合的表现缺乏信心。 如要改变这一切,父母及老师除了鼓励孩子多增加交流以外,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孩子会感到自己会逐渐被父母和老师认可,自己也会尽量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 树立正面的榜样 经常跟孩子说说英雄故事,或引导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视片,给孩子买一些这方面的书刊,让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列举一些他的勇敢行为,如打了没有哭,或仅哭了一小会儿,能大声讲话承认错误等等。 还应注重父亲对男孩性格的影响。父亲多和孩子说笑玩耍,注重多与孩子谈论爸爸,让父亲的形象和行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切勿操之过急 孩子胆怯的不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来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 如孩子不敢自己去买东西,家长可先带着孩子一同购物;告诉孩子购物的一般程序,下次再陪孩子去同一家商店,鼓励要买多少等。 开始时孩子可能不敢说话,家长可帮他开个头,然后让孩子接着往下说。 几次下来,孩子渐渐熟悉了这家商店后,家长就可以在远处看着孩子自己去购买,以后再让孩子单独去其他商店。 扩大孩子的接触范围 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引导孩子与其他人接触,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游戏、购物、接待客人等活动中去。 对不敢去找别人玩的孩子,可先带他观看别的小朋友游戏,当他被别人的欢乐情绪感染时,请别的小朋友来邀请他,并鼓励他积极参与。 经常锻炼孩子 可以让孩子去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如借东西、问路、传话等,刚开始孩子可能因为胆怯不敢去,或者到了不熟悉的人面前说不出话来,这需要给孩子精神鼓励,不要责怪孩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提前和孩子要去交流的人打好招呼,让对方配合你,顺利完成任务,也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学校中如果能让孩子参与到一些活动的组织中,对培养孩子外向性格也有一定的作用。 培养宝宝的表现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融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可以用游戏的口吻鼓励宝宝在家里进行各种表演。 首先让宝宝表演给父母看,这样他不会感到羞怯。宝宝表演的节目可以是他喜欢和熟悉的任何题材,如一段儿歌、一首唐诗、一段舞蹈等。父母要加以表扬、鼓励,增加宝宝的自信心。 正确引导 随着年龄的长大,社会行为能力的各种心理、情绪情感也逐步发育,于是,当婴幼儿遇到了陌生人、到了陌生的环境就会出现“害羞”、“敏感”的情绪反应,不用担心,这是婴幼儿依恋的情绪情感发展的必经的心理历程。 3-4岁是婴幼儿害羞与自信心理发展矛盾期,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害羞”、“胆小”行为,只是他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在每个时期的发展中,父母对孩子心理的认识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认可和鼓励起着极其重要,也极具影响! 引导得正确孩子就会很自信,而如果将孩子表现出的负面行为,通过教导反复强调(心理学称之为“强化误导”、“心理暗示”),那这个负面行为就会变成孩子的人格特征! 如:“这孩子真害羞”,当你在不断地用这种消极的语言去暗示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认为自己是个害羞的孩子,于是,便开始成为一个害羞的人了! 说在最后: 心理学家分析,孩子之所以胆小,除了先天的影响,后天教养方式是一个重要原因,家长的溺爱和严厉都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性格,所以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希望家长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