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复旦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一场历时3年的风波终于告一段落,两位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父亲,一位已经失去了曾经乖巧懂事的儿子,一位眼睁睁看着儿子赴死却无力回天,不禁让人痛心。 从临刑前咬断母亲乳头的儿子到因学费问题在机场连刺母亲9刀的儿子,再从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案”到因日常琐事对同寝室同学投毒并致其死亡的林森浩,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难道还不应该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吗? 人格健全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认为社会互动就像一个舞台表演,那些互动的人就像舞台上担任了一定角色的演员。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饰门面。 林森浩就是这样,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他一直努力扮演着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角色,他学习成绩优异,不但获奖很多,包括国家奖学金2万元,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论文,毕业前就已经被广东中山医院录用。他一直是学校中的佼佼者,直到案件发生,他的家人及周围的人都不相信是他做的。 但表现优秀并不意味着人格健全。在调查中发觉,他在入学前期就在空间中写下:“要有一种执着: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他虽然勇于挑战自我,参加过学校的歌唱比赛和历史话剧主角试镜,可因不擅长而被替换,由此产生了自卑心理;他还曾经在追求“班花”的过程中受到过挫败,自此以后他身边再也没有女朋友。 一个人的性格本无好坏之分,但当其走向极端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林森浩有着同龄人少见的自律,他的高中同学回忆,他每天6点半准时起床,学习十分刻苦,对成绩过分执着,每次考试结束,就会自责,抱怨状态不佳。而这种自律和自控也同时使他表现出两面的性格,甚至在黄洋病发入院后,他还作为实习医师,为黄洋做了B超;而且在黄洋父亲来到学校后,还让其在寝室留宿一晚,黄洋的父亲回忆他一直神色泰然。 正是在这样存在着冲突、矛盾的两面性格下,才使他做出了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最终以“死刑”的方式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也以“死刑”的方式偿还他对另一个生命欠下的债。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作文与做人》写道:“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因而,人格如有缺陷,“文”作的再好也是枉然,林森浩用他的生命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的警钟。 心理健康远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其实,每当这类案件发生时,人们都不可避免的会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显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提到心理健康,人们常常会与精神病划等号。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也就是说,智力缺陷、不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任何构成人格的要素存在明显缺陷或偏差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如今,科技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所处的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人际交往复杂,对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果不能有效调节并自我适应,就会出现诸如抑郁、焦虑、孤独、躁狂、自卑、悲观等多种心理疾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虽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突显,可人们却显然对此重视不够,甚至把诸如抑郁症这样的心理疾病仅仅当成是心理状态不好,而没有采取必要的干扰治疗。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症识别率仅为30%,而识别出来并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这就意味着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致使许多可以被治愈的患者因贻误病情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美国的一些心理研究结果更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发觉,抑郁是20世纪60年代才频繁出现的,典型的病患是中年妇女;可仅仅30年后,抑郁已经成为精神疾病中的普通“感冒”,而它的最年轻的牺牲者常是初中生,甚至是更年幼的孩子。一项涉及3000名12-14岁的青少年中,竟然有9%的儿童患重度抑郁症,这难道不应该引起人们警醒吗? 父母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或许,父母认为现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如今,多数的孩子们生长在一个远比过去幸福的时代,生活在一个远比过去富裕的国家,他们理应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日子,理应取得远超越我们的成就。可事实却是,曾经被父母认为优秀的孩子们,曾经让父母引以为豪的高材生们,却做出了让父母无法理解的犯罪行为,这究竟是社会教育的悲伤,还是家庭教育的悲伤。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100多年前得出一个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他认为人的自尊是与成功成正比,而与自我期望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就当一个人获得越多的成功,并且期望越低时,自尊就会越高;当一个人获得的成功越多,但期望过高时,就可能抵消成功带来的自尊,甚至会变得自卑。如同林森浩一样,他虽然获得很大的成功,可对自己的期望却比获得的成功要高,因而当受到挫败时,他就会觉得自卑;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在儿童时期解决好这个问题,才使这样的心理问题带到了成年,直至走上了不归路。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快乐不是一种可以与我们所作所为分开的感受,快乐就犹如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受,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除了正确的行动以外,快乐是无法从其他任何方式中得来的。 因而,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告诉我们:“感觉满意”并不是真的满意,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 因为“感觉满意”是一种由外向内的满意,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而拼命的伪装自己,以牺牲自己内心的真实幸福感为代价,去争取那虚假的、“感觉”上的自尊;而“表现满意”则是由内向外的满意,是发自内心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真实幸福感,就如同艺术家在完成自己心仪作品时,那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这才是对自尊的真正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