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1500名超常儿童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着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着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细心的妈妈们会发现,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会用“给我”“我会”“我要”等词语来坚决表达独立性意向。还有的妈妈们也许会纳闷:为何一直乖乖听话的宝宝,会出现了现在所谓的叛逆期呢?不明觉厉的妈妈们也许就会给自己的宝宝戴上一顶“不听话”的帽子。那么,一旦发现宝宝们有了这种叛逆倾向,爸爸妈妈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正确指导孩子呢?又该怎样在让孩子学会独立与适时表达父母的爱之间权衡呢? 要点一: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爸爸妈妈们要不要吝啬自己的词汇,要对孩子这种独立性意识加以正确引导,并适时给与鼓励。 要点二:尊重孩子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孩子的内心也渴望被尊重,尤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当孩子出现赌气或者令人生气的行为时,也不要当众斥责他,甚至责骂他,这样做后反而会弄巧成拙。我们强调要以平等的心理和态度去对待孩子,保护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要点三: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这句话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便是一家人的生活中心。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独立意识。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比如,让孩子独宿一室;孩子跌倒了,尽管宝宝在哭泣,妈妈们也不会去扶,而是让孩子知道哭不是解决事情的方法,得自己爬起来。 要点四: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要点五:慢速分解动作 着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主张,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动作一定要慢,要分解,也许一般人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尽管两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自己的预想水平,所以还需要在成人的辅助下完成。比如进餐,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拿筷子和勺子,爸爸妈妈们就需要耐着性子一步一步教孩子怎么吃饭了。 要点六:语言指导必不可少 两岁孩子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直观的形象动作是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父母们不妨试试示范动作加语言讲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