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事故预防制度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地指出!幼儿园所有教职员工必须把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不管幼儿园老师要开展什么活动,前提是幼儿的安全得到了保证,方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而每个幼儿园制定的安全防范制度和事故预防制度都是为确保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安全!保证幼儿下身心健康发展下幼儿园其他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因此幼儿园各班级指定的安全事故预防制度就要保证实际落实!对一日活动安全隐患做好预前把关!早知道早预防才是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方向! 幼儿园各班级安全事故预防制度: 1、入园隐患 入园时忽略晨间检查,家长或让孩子单独入园,或到了班上不向老师打招呼就离开。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晨检应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检查”的制度。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应主动让孩子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尤其应主动报告身体已经存在的不适。同时坚持送孩子进活动室,并和老师打招呼,得到确认后方可离园。 2、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人均面积太小,活动器械的选择或各年龄段的场地安排不当。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晨间活动:晨间活动的场地安排要尽量协调好,做到小、中、大班的孩子既能按年龄特征分场地进行活动,也能分时间段进行活动。活动器械也要科学地配发,避免器械造成的不安全。 3、室内活动 活动时座位排列不合理。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室内活动:应根据活动的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如动态的活动尽量采用圆形,讲述活动尽量采用半圆形,操作活动桌子则采用U字形排列较好。 4、课间隐患 课间孩子在室内追打嬉戏。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课间活动:课间总有一些孩子会忘记喝水、解小便而在室内追打嬉戏,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使孩子了解规则并努力去维护自己制定的规则。 5、入厕隐患 上厕所、洗手时管理松懈。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入厕: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加强卫生间的巡视并及时帮助与提醒孩子,都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6、进餐隐患 点心、进餐时组织不当。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进餐: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再次是避免要求不合理造成的伤害(如催促孩子进餐,一律不准剩饭等)。 7、餐后隐患 餐后管理交接不当。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交接工作:上、下午班教师的交接工作应该制度化。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 8、药品安全 药品管理不严密。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药品管理:每班都应该有一张幼儿服药登记表,每天早晨由需服药的家长亲自填写并签名,然后再把药袋放在规定的、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9、午睡监管 午睡时监管得当。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午睡: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如蚊香不能点在易燃、孩子易接触到的地方。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因突发疾病而无人巡视造成的抢救、治疗上的不及时。 10、起床隐患 起床时情况混乱。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起床: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教师和孩子都较忙。有序、分步骤是保证孩子安全的重要措施,如可以指导孩子先穿衣服,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然后再解小便、喝水。 11、户外游戏 户外游戏时组织不当。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户外活动:首先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以防场地造成的意外伤害。其次,是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以防突然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再次,是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12、园外活动 园外集体活动时组织工作不细致。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集体出游: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1)了解沿途路线,尽可能选择最安全的线路。(2)事先请孩子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并提出安全方面的说明。(3)行进过程中要保证前、中、后的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13、离园交接 离园时交接不到位。预防措施制度如下: 离园:首先要控制好接孩子的时间,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接待家长。其次,严格确认接孩子的家长,如果临时有陌生人来接,必须进行电话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关确认。再次,特殊孩子的交接。如生病的孩子、当天表现异样的孩子,需向家长详述孩子的情况,并提出希望配合的要求和具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