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发现,在清朝的最后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和宣统都没有子女,我们称之为“宫荒”。这种罕见的“宫荒”预示了大清王朝气数已尽。 据统计,同治以前共有9位皇帝,共生育皇子111名,平均12.33名;共生育皇女80名,平均8.88名。其中最负盛名的康熙帝子女最多,共有55个子女,其中皇子35名,皇女20名。其次是乾隆,他共有27名子女,其中男17名,女10名。满洲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奴尔哈赤、皇太极,皆多子女,分别达24名和25名。然而,到了晚清,同、光、宣三代为什么就无嗣无根了呢?其主要原因都与他们本身的生活方式、身体状况、婚姻关系,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先说同治。同治是咸丰帝惟一存活下来的皇子,系慈禧太后所出。他6岁登基,在位13年,享年只有19岁。他早亡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沈阳故宫保存的历代皇帝的遗物中,同治的龙袍特别小,由此可以推断他的身材很瘦小。 二是生活放荡,腐化堕落。同治登基后,由咸丰的遗孀、两宫皇太后--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当时慈安25岁,慈禧27岁。据史书记载,同治与乃父咸丰一样,是一个胸无大志贪图享乐的酒色之徒。同治虽有7位后妃,但由于他对做傀儡皇帝的压抑,皇室生活的拘束,对四书五经的厌倦,以及一些不良伴读人士的影响,他常微服游荡,混迹于酒肆、戏馆和花巷。 再说光绪。光绪帝亲政10年,虽有振兴图强之大志和支持康有为维新变法之举措,但由于受慈禧太后的破坏和压制,他一生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都以悲剧告终。他活了38岁,却没有生下一个子女。 4岁登基的光绪帝,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举行大婚典礼,皇后叶赫那拉氏是都统桂祥的女儿、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即后来的隆裕皇后。这门亲事是慈禧太后懿旨定亲的,她将自己的侄女嫁给自己的外甥,既属于“亲上做亲”,也是一桩政治婚姻,目的是在宫闱椒房安插亲信,探悉皇帝的一举一动,并为尔后母族掌权、太后听政做好铺垫。光绪对西太后强加给他的这桩政治婚姻极为不满,婚后夫妻视同路人,皇后虽有西太后作靠山,却被皇帝有意冷落。隆裕皇后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便利用自己统率六宫的地位和慈禧太后亲侄女的身份,“频频短之于慈禧”,不断地向其姑母慈禧告皇帝及其爱妃的状,这就使她同光绪的关系更加紧张。由于夫妻长期不和,致使夫妻24年而未生育。 除了隆裕皇后外,光绪还有两位妃子,一位是瑾妃,另一位是珍妃,二人为亲姐妹,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同时被选为嫔。次年二月,姐妹二人一起入宫。其中,珍妃年轻美貌,性格活泼,善解人意,博得光绪帝的宠爱。但由于隆裕皇后的不容和“揭短”,珍妃受到慈禧太后的残酷打击和迫害。 笔者认为,“清宫三代无婴啼”的一个共同原因可能与近亲结婚有关。纵观中国历史,开国皇帝登上龙位后,一般都采取让利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因而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皇帝选后纳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圈子,致使子女既多且壮。但到了晚清,皇族害怕大权旁落,又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净,便将皇帝的选后纳妃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圈子内,从而导致近亲结婚,失去繁育优势。 从晚清最后三位皇帝来看,同治皇帝载淳的父亲是咸丰皇帝,母亲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同治驾崩时没有子嗣,慈禧便册封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为帝,是谓光绪帝。载湉的父亲醇亲王是咸丰的七弟,而其母亲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子。因此,光绪帝既是慈禧太后婆家的侄子,又是慈禧太后娘家的亲外甥。光绪去世后,慈禧太后怕皇权旁落,又将三岁的溥仪扶上皇位,是谓宣统皇帝。宣统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载沣又是光绪皇帝的弟弟。由此可见,清代后期的通婚圈越来越小。 现代医学证明,“亲上做亲”式的近亲结婚,由于容易造成“致病基因的相遇(纯合)”,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导致不育症、痴呆、早夭等,还能造成多种遗传性疾病,诸如色盲、血友病、苯丙酮尿症、鱼鳞癣、多指、并指、上睑下垂、先天聋哑,以及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睾症、两性畴形等等。据医学专家统计,人类遗传病种已超过4000种,其中相当一部分与近亲结婚有关。专家们通过计算指出,只要禁止亲近结婚,就可以使先天性聋哑患儿减少20%,使黑蒙性白痴减少60%,使色素性干皮症减少50%。有鉴于此,目前大多数国家禁止近亲结婚,这一措施必将大大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延长人类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