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曾发过几个关于古代“房中术”,解析“房中秘术”之类的养生文章。最近,经常有朋友通过“纸条”或短信问我,“房中术”是一个带*情意味的词吗?在房中术的众多理论中,有多少符合现代医学?“房中术”真的能养生吗? 这个的确如此,在如今的社会上,尤其现代人们对“房中术”确实存在着不少的误解,比方许多保守的男女至今都奉“一滴精十滴血”、“精枯髓竭”的理论为*生活准则,还相信狗鞭、虎鞭能壮*。有的人甚至视之“房中术”为邪理歪论。 爷们以为,尊奉房中术的做法显然是可笑的,但一棍子把它打死也是不对的。其实,房中术是一个关系到健康长寿的严肃课题,是科学,至今仍有不少内容值得现代人去研究和学习。 首先,在提倡男性节欲的千百年来,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房中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医学家通过对“纵欲伤身”现象的观察,提出了“节欲养生”的主张,即主张两性在享受性快乐的同时,还要节制*生活,兼顾健康与长寿。 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这种“节欲论”观点更加突出。提倡男性节欲有两层意思,一是承认*生活是夫妻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乐而有节”,即男女*爱符合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但需限制频率才能健康长寿。 第二层意思是指控制交合时的射*量,甚至忍精不射,传到民间,就有了“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也不科学。因为*交多是体力上的消耗,以及有少量蛋白质、糖与水分的损失,只要保持正常的频率,根本谈不上有损健康。相反,过分追求忍精不射,反而可能引起男性后尿道和膀胱充血,引发*交后尿频,还容易造成男性精神负担,影响其正常的性欲。 其实,房中术更关注女性的性满足,对于性满足,古代房中术更强调女性的感受,认为只有在女性得到**的情况下,才对男女双方,尤其是男性的身体有利。所以房中术的性技巧大多针对激发女性的快感而来。 具体说来,房中术最讲究的是*生活时要有前戏,对女方进行性唤起。*爱时间适度,且一定要等女性获得**后再结束。这种理论与现代性学中强调充分前戏、控制*爱时间的理论不谋而合。 另外,不少房中术理论都强调了*爱时“九浅一深”的技巧,即房事时**插入**不宜过深,抽动时应做到徐缓均衡,认为这样才能增加男女房事时的快感,并能避免损伤血脉。这种理论与现代性学中女性G点理论和女性性敏感区的认识相似,即在女性**里只有外1/3处才有触觉神经末梢,对这个部位进行有效刺激,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女性获得最佳的性快感。 不过,有7种异常男性要注意!中国古代房中术对*生活的禁忌提得很多,总的原则是,无论男女,都不应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心情下过*生活。应该说,这种提法符合性保健和性卫生,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爱质量,还能帮助夫妻优生优育。 在细节方面,房中术对男性的关注更多一些,其中有七项提醒很符合现代医学:一,*生活时无精可泄,或房事中**剧烈疼痛,都是不正常反应,这时应避免*生活;二,房事中*液淋漓不止,也是不正常现象,需要调理身体;三,房事没有节制,导致精气枯竭,非常有害健康;四,行房时**不举,说明机体出了问题,需要精心调养;五,房事过程中呼吸急促,神错气乱,应停止*生活,调整心神;六,没有欲望时勉强行房,对男性健康也很不利;七,男性在*生活中也需要适度性唤起,房事时一味图快,直奔主题,对其健康非常不利。 房事中,男性要等**充分勃起后再行房,动作应尽量舒缓,放松背部,收敛**。射*时,应弯曲背部,肢体不要动,同时深吸气,宁静地等候一段时间再射*。房事后,应将余精洒尽,趁**尚未疲软时抽出,并且在房事完成后清洗*部。 提倡定期性保健,为了增强两性健康,房中术还提倡定期做性保健锻炼。例如1973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古医书《天下至道谈》中就提到,每天早晨起床后应正坐于床,伸直脊背,放松臀部,做收敛**的锻炼。 所以,所谓房中秘术,对之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房中术是性科学的总称;狭义的理解是,房中术是研究*交技巧的一门学问。现在多数人的理解倾向于后者,因为中国古代性科学的范围实在太广了,不是房中术所能概括得了的。 说房中术是研究*交技巧的一门科学,这是对的。但是,许多人认为讲究*交技巧只是为了满足性的需要,获得性的快乐,而古代房中术不仅有满足性的需要、获得性的快乐的一面,还包括节制情欲,而这一切都围绕着养生长寿。 其实,人类的*行为有三个功能:一是快乐的功能,二是健康的功能,三是生育的功能,而中国古代房中术更侧重于健康的功能,*交要服从于养生,为了养生,有一套特殊的交合方法,有时要尽欢,有时又要节制,所以中国古代房中术又可称之为房事养生学。 长生不老、成仙得道一直是古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特别是统治阶级更希望长寿无极,永享富贵,这就是所谓“当了皇帝想成仙”。因此,从秦始皇派人去东瀛求长生不老之药开始,直到明代的一些皇帝都信方士,服红丸,都是为了这一目的。中国的道教所主要倡导的也是此,它起源于古代的巫术,并汲取了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老子的一些养生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