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认为导致女性*经量少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血虚、肾虚、血瘀、痰湿。如果这几种问题不能及时调理好的话,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就不只是*经量少这么简单的问题了,现在就看一种简单调理*经量少的方法: 红花山楂酒 【配方】红花15克,山楂30克,白酒250克。【制法】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少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边可见紫黯瘀点,脉沉涩。 【用法】每次饮1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 *经过少又称“*经涩少”或“经行不爽”。是指行经时出血点滴,量少而不畅,一、二天即净的病症。主要病因为血虚、血寒、血瘀、血滞及痰湿,但以虚寒气滞者多见。更年期妇女出现本症时可能为闭经的先兆。每次经量极少,点滴即无,长期不愈,应考虑生殖系结核之可能。总之本病的特点是经量少于正常,或排血时间短。治疗时还应考虑患者的体质因素,使用攻逐药物尤应慎重,不可随意用之。(《百病饮食自疗》) 以下介绍两首治疗本病的药酒,供选用。 这里的红花就是中药中常用的红花,不是西红花哦,因为中医理论中红花是可以活血化瘀的,女人*经量少用红花调理是很好的。山楂也是治疗妇科病的好帮手,因为山楂有行血化瘀的作用。 *经量少吃什么好其实山楂红花泡酒可以帮忙哦,*经量少的你想要自己*经和健康人一样的话,就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调理身体。 正常情况下,一次*经出血量约为60毫升左右,低于3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怎样知道自己的*经量是否正常呢?卫生巾可以帮我们的忙。 一般来说,每个周期的用量不超过两包(10片/包),如果超过三包,且每片都是湿透的,就属*经过多;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就属*经过少,这两种情况都属异常。 【病因病理】 *经过少的病因病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素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减少。 【辩证分型】 本病临床分血虚、肾虚、血瘀和痰湿四型。 1.血虚 *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 2.肾虚 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 3.血瘀 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 4.痰湿 *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 【分型治疗】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 黄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0克 大白芍12克当归9克 川芎6克熟地12克 仙灵脾9克 山茱萸9克 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 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 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灵脾10克 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 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当归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 泽兰叶12克 京三棱9克加减: 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 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 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湿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方药;苍附导痰丸。 白茯苓12克 法半夏10克 陈皮6克 炙甘草3克 苍术9克 香附9克 胆南星10克 枳壳9克 六神曲9克丹参12克加减:经期者,加没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 苔白腻,院问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 肾虚者,加锁阳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中成药】 1.指迷茯苓九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礞石滚痰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便秘者。 3.河车大造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4.调经活血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5.益母草膏 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 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简便方】 1、益母草60克、红枣30克、鸡蛋10只,共煮,喝汤,吃红枣与鸡蛋(服量以舒服为度)。用于精血不足挟瘀者。 2.黄芪30克、黄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当归9克,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精血亏虚者。 3.三棱30克、获术15克、红枣30克冰煎,分2天服,每天服2次,每次50ml。用于血瘀者。 【其它疗法】 1.耳穴埋藏 取肾、子*、内分泌区,以油菜籽、磁石,耳针埋穴,每日自按3次,每次3分钟。 2.体针肾虚:三阴交、肾俞、血海穴,均补法; 血虚:足三里、脾俞、肝俞穴,均补法; 痰阻:合谷、外关、丰隆穴,均泻法; 血瘀:血海、中极、地机穴,均泻法。 【注意事项】 1.引起*经过少的因素很多,要仔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检查分析病案,正确辨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闭经。 2.作内分泌激素检查时必须停服合内分泌激素药物3个月,至少1个月以上。在分析报告时应问清末次*经日期及抽血日期,然后按其抽血处于*经哪一期,对照该期的正常参考值进行分析。 3.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卵巢早衰等病表现*经过少要予以重视,如果单纯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中西药同时治疗。 4.*经过少伴*经后期者要与*产或宫外孕鉴别,不可疏忽,以免耽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