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异性之间有没有单纯的友谊,有没有只是好朋友的男女相处模式呢?许多人在一起的原因和行为都非常单纯,我们却习惯戴上有色眼镜去扭曲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很多人都是被说的多了才弄假成真。怎样正确看待异*交往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误解一:与异*交往是少数“坏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仿效。 与异*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中学生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学生被灌输了对异*交往的很多偏见,他们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一些学生则采用“地下活动”方式与异*交往,不敢让老师和家长发现。这样的境况对学生正当的异*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个学校里,真是只有少数学生对异*交往感兴趣,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这个学校出了什么问题。 误解二:如此交往下去,担心他们过早地发生“那种”关系。 体内骤然剧增的雄性激素(男)或雌性激素(女),使他们无法抹掉对异性怀有的特殊敏感和关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知道这样的冲动是自然的、正常的。许多人会怀疑自己的感受,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是个“好人”,但是,他们又实在不能克制自己的冲动。 实际上,过早或随便发生性关系多是那些被严格限制与异*交往,或家庭缺乏温暖的关怀的中学生;而那些生活在比较民主的家庭中的青少年,可以和父母公开讨论与异*交往或性的话题,则通常会在*行为上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 误解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实际上却自相矛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是读书。学会与人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虽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同时,学会与异*交往也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交往并不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四: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交往的条件。 这实际上是在将异*交往神秘化,把异*交往划为禁区。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 误解五:与异*交往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竭力反对学生与异*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 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交往的过敏反应。 实际上,一个与异*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 误解六:与异*交往很容易发生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 异*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如果说一些中学生真是早恋了,“早恋”也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问题。对“早恋”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