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健康正文

小心宝宝夹腿综合症

举报/反馈

这就是所谓的“夹腿综合症”。

其表现在婴幼儿发病较多,1-3岁为高发期,发作时神志清醒,双下肢伸直交叉或夹紧,手握拳或抓住东西,女孩还喜欢坐硬物,手接腿或接下肢部,也有腿之间夹物;男孩多表现为伏卧在床上来回蹭,患儿发作时**有勃起,尿道腔水肿,女孩**内分泌物增多,伴面色发红、出汗、 呼吸粗大、会阴肌肉收缩,每次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严重者持续不断,若中途阻止其动作患儿往往哭闹不安,还要恢复原来的状态。

妈妈们遇到这个问题不用太焦虑,其实它就是幼儿的一种不良习惯,类似与手*,但不伴有性意识,只带来一定的快感。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发生了一次对**器的摩擦挤压一类的刺激,体验到一种快感,就会出现继续这种行为动作的欲望。于是,逐渐地会成为一种习惯*行为。有些幼儿在一些用裆部摩擦的游戏中,也会体验到类似的感受,而去重复有关的的动作。这样的孩子的身心发育,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均无异常,不用担心孩子是否得了什么毛病。因此,除个别过分严重的需求专科医生诊治以外,大多数儿童不需上医院诊治。

建议妈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进行调适:

1.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类有趣的活动。丰富有趣的生活会在无意间冲淡重复夹腿动作的欲望。

2.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作息时间安排紧凑,睡前醒后不让孩子入一个人在被子里呆过长的时间。

3.睡前引导孩子心理放松。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或在音乐中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入睡。

4.一般情况下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最好给予忽视。在前面几种措施的配合下,忽视的结果常常是孩子不知不觉中告别了那种习惯的动作行为。

5.只有在问题比较严重时,才有必要以孩子适宜接受的语言,和孩子谈谈这种行为对**器及其身体的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应注意的是在孩子一旦淡化了这种行为后,家长就不必再提及此事,避免无意之间反而产生强化作用。最好采用忽视法,从而分散其注意力。

6.注意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根据造成孩子这种行为的起因,你们家庭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总之,父母千万不要为此而大惊小怪。因为成人的大惊小怪实际上等于一种强化刺激,使孩子的有些习惯动作更巩固,钉在了孩子身上难以消除。所以,一定要处之泰然,措施自然,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引导孩子淡化夹腿的行为动机,从而使这种行为习惯逐渐消除。

上一篇: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 怎样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

下一篇:宝宝鼻塞不吃药就能治好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小儿多动症是缺什么,应该怎么补

当孩子不听话时,停三秒戒怒吼

顺利度过宝宝的分离焦虑期,你知

怎样处理宝宝因发烧引起的痉挛、

推荐阅读

为你解答宝宝轻微咳嗽能打疫苗吗 别拿宝宝身体开玩笑

雾化比输液伤害还要大?

宝宝不喝水妈妈很心急,如何让宝宝爱上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