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阳光,替你把疲惫蒸发;送你细雨,替你把劳累冲刷;送你流星,替你带去好梦;送你朝霞,让它替我捎个话——‘祝你天天好心情’。谢谢你,刘老师,我走过来了。”这是日前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刘启辉收到的学生手机短信,他把这条短信储存在手机中。因为这条短信见证了一名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走出低谷的一段心路历程。 在青岛理工大学,像这样成功的教育案例还有很多。该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改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心理疏导方式,逐步形成了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几年,他们已经救助了上百名具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大学生。 近年来,受就业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多发趋势。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关心的个人发展问题,把工作重点转向了就业忧虑心理的疏导。为此,他们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山东省高校率先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掌握生涯设计的系统理论,树立科学的职业观,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对于避免和疏导大学新生因目标暂时缺失导致的迷茫心理和毕业生就业忧虑心理,这门课程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因此,除了开设课程这种集体性教育以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在面谈咨询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和书信咨询等多种方式。特别是网络咨询,因其良好的私密性使得许多学生坦诚地向中心的老师敞开心扉,尽情地倾诉心中的烦恼。也正是有了这种信任,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这种对学生真实思想的了解和把握也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介绍,在青岛理工大学,通过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学院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这个渠道和有关档案,学校能及时掌握每一名有心理问题同学的信息。该校通过采取心理健康中心加强宣传,鼓励有心理困扰的同学个体求助;提高辅导员的防范意识和干预技巧;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及时发现并报告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同学等措施,形成了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做到了学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了学生因心理困扰、心理危机造成的极端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