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苏州 评语:吸引外资的全国第一是对打工者致命的吸引,它的世界工厂地位正在撼动珠三角的东莞和深圳,亦是旅游目的地;工作是这个城市发展的理由,计件工资是大多数人的发展后盾。 电视时间:多;电视在这里是大多数工薪族的精神食粮之一。 快餐店:多,但多不过工厂的食堂。 步行速度:有人说苏州好像架在了车轮子上,其实有工业苏州与古典苏州的区别,前者匆匆,后者优雅。 酒精度:偏低,小酌型;十全街的酒味不敌水天堂的茶味。 作息时间:保守型的时间表,按时作息的典范,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集中在观前街和人民路,大多是游客(多过香港),本地人不愿当一六八(苏州下岗工人的代称,其救济金是每月168块,后来有增加)。 跳槽频率:一般,因为是外向型经济,企业普遍产销两旺。 身体运动量:尚可;有人花钱买健康上健身中心,大多数人的运动只是活络筋骨,把工作当运动。 手机通话状态:忙,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和社交型消费。 婚恋状况:婚介业和婚纱摄影业发达,结婚忙,先成家后立业和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并存。
第二位:深圳 评语:处于创业的平台期和消费的高潮期;工作的忙碌来源于城市发展的惯性势能和高消费的要求;休闲成为工作的减压阀;相当多厌于按时上班的人群选择开自己的小型公司、店铺或工作室。 电视时间:不多,因为夜生活丰富;而爱看电视者,一则香港频道构成吸引,二则想学粤语,三则想忘记现实压力。 快餐店:外卖“侵略”了几乎所有的写字楼。发展到网上建立“深圳快餐网”,并有快餐店着手进行英国权威机构BSI的ISO9002和国内卫生和环保权威机构的环保ISO14000认证,要争深圳快餐配送的第一品牌。 步行速度:一向以快为傲,但现在算慢了,因为太过拥挤了,市民在街上少不了无法忍受走路太慢的人堵在前面的“人行道之怒”。 酒精度:高;这里是北方和南方血统的混合体,北方人能喝,南方人敢喝。 作息时间:类似香港的朝九晚五,但夜生活要占用大把睡眠时间,事实上这个城市缺睡。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因为本城工作形态太多。 跳槽频率:高,因为工作机会多。 身体运动量:私家车狂增,个人运动量偏少,亚健康状态流行。 手机通话状态:煲电话粥的现象普遍;手机成为情感寄托的通道;工作必备。
第三位:广州 评语:小变、中变、大变为广州带来更多工作机会,房地产发达而且楼价让人踮起脚来够得着;你感到自由,没有人关心你的隐私,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忙碌;你感到不自由,为上班和塞车而烦恼,想做老板和自由职业者。 电视时间:少;因为很多人要加班,另外广州的平面媒体实在是发达并且抵买,每天都有看报纸。 快餐店:多;基本上是为两个极端的社区配套服务:一是浩大的城中村人群;二是白领办公社区。 步行速度:慢,因为没有良好的步行空间,讲效率的人都打的或坐地铁了。 酒精度:偏低。 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但还算多元化,事实上睡得晚起得也晚。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在几个购物中心和步行街,大部分闲人是学生、SOHO、没工作或找工作的人。 跳槽频率:高;因为总有新公司要招人,总有薪水更胜一筹的工作机会。 身体运动量:偏少;健身方式经常以食补代替。这是一个有时间煲汤喝汤、没时间上健身房运动锻炼身体的城市,珠江边的晨练是老年人的天下。 手机通话状态:多用于工作和预约见面。
第四位:上海 评语:国际性都会的口号刺激着上海人的肾上腺,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工作族在上海淘金;上海人工作第一消费第二,在积极投资与奢侈品消费方面他们同样精明。但过高房价易使它们见财化水。 电视时间:少,少于上网和打电话,多于看报纸和看热闹。 快餐店:多;这与城中便利店的增长与覆盖成正比。而便利店的覆盖已达到三步一亭、五步一岗的地步了。 步行速度:快;几乎没有闲人,只有游人和路过的人。 酒精度:偏低;这个城市追求的是优雅而非沉醉。而最旺的夜场是新天地,那里的酒总是洋味多于酒味。 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以工作为重。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浦东除外,那儿基本是城市的工作间。而南京路上的人群恐怕只有一场暴雨或非典才能驱赶。 跳槽频率:高;上海人乐于充电和求发展,这山望得那山高。 身体运动量:少;事实上,上海从来不是竞技运动的大市,比东北差很远。 手机通话状态:多用于工作和预约见面,且经常以座机和邮件代替。 婚恋状况:有门户观念地嫁,有条件地娶。上海人在婚姻观念上的保守和崇洋是很突出的,至今仍在乎上海户口、出身;而上海男人四点钟去菜场买菜则构成经典好男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