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IN词:鸵鸟心态 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

鸵鸟心态名词解释

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不过现在有说法认为这其实是种误解)。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

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以躲避猛兽攻击的。“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是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与“鸵鸟心态”类似的说法有“掩耳盗铃”或“视而不见”。

鸵鸟行为引申的人类处事心态

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薄雾。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

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

后来,人们把鸵鸟的这种生理应对策略引申为人类的处事心态,被称为“鸵鸟政策”,最初见于1891年9月1日英国的一家刊物上,后来陆续进入其他许多民族的语言中,成为一个世界普遍通用的形象比喻,常用来指那些不愿正视现实的政策或不敢面对险情的行径。

在政治、经济、社会学领域还有“鸵鸟效应”“鸵鸟哲学”等说法。

“鸵鸟心态”实为逃避心理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自以为安全,其实不然。殊不知,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也无法完全避免,你必须勇敢去面对,勇敢地去承担,因为逃避不是办法,逃避责任的同时你很可能就丧失了权利和成功的机会。

我们经常会遇到障碍与重担,如果选择绕过,可能会因此失去成功的机会,逃避的代价注定会是失望。面对危机,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只有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才会把损失降到最小。相反,如果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试图做“鸵鸟”,则后果不堪设想。

生活中的“鸵鸟心态”

政府官员有了鸵鸟心态,就是无能;老师要学生发言,学生一个个噤若寒蝉,都是鸵鸟心态。社会上有一些人“遇食颈如鹤,遇事头如鳖”,这就是鸵鸟心态。很多人做事,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也是鸵鸟心态。甚至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眼不见为净”,乃至“因噎废食”,都是鸵鸟心态。

在一个团体里,鸵鸟心态的人太多,这个团体的公权力一定不张;办公室里,太多鸵鸟心态的人,办事效率一定不好。逆境、困难,有助于激发潜能;有鸵鸟心态的人,无疑是扼杀自己的天分,终至自掘坟墓。

不做坐以待毙的“鸵鸟”

其实,现在动物学家已经在为鸵鸟翻案,他们观察研究,发现鸵鸟的两条腿很长,跑得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它逃跑的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不致于把头埋藏在草堆里,束手就擒,因此要还原“鸵鸟心态”的真相。

现代的人,也要为“鸵鸟心态”翻案,做事时遇到困境,可以另觅他途,千万不要消极的坐以待毙,也不要“因噎废食”,应该以发挥能动性、智力,勇往向前。人生其实就如战场,不要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在前方的战士,打胜战固然有成就,打败仗而能够全身而退,也是不容易的事。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躲避一个也未尝不可,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大丈夫能曲能伸。所以希望有“鸵鸟心态”的人,现在要跟动物学家一样,为自己翻案。

上一篇:秋风又起 心理要乐观

下一篇:如何走出抑郁心理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如何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

这三类“压力山大”人最容易变成

如何正视和克服你的弱点?

心理学:牢记这三个沟通法则,你

推荐阅读

心理医生教你如何缓解压力

4种心理疾病的自我调节方法

白领丽人解压三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