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健康正文

养生必先静心

举报/反馈

秋季养生的最大的对手就是欲望,如果想养生必须先静心,这样才能摒弃一些繁琐的干扰,老年人更是如此,欲望是剥夺老人长寿的杀手。所以我们要拒绝他带来的诱惑。

人生最美好的事物是什么?有人就这个问题对一些老年人进行调查,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健康、地位、金钱。对此,一位研究老年人心理的学者说,这些老年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把心静下来。

《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到老年,首先要有个好心态,才能幸福度日,安享晚年。走过了多少个三百六十五里路,饱经沧桑,告别了繁忙的工作,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再不用为人事升迁而焦虑。多了几分从容,少了许多浮躁,抛弃了浮华,保留了质朴,给人心灵以净土,应该把心静下来。对于老年人而言,唯有心静下来才能颐养天年。静能养心,静能益智,静能知戒,静能平抑虚火,遏制众病蜂起。

老年人要想心静,必先心“净”。一位哲人曾说过:“若要获得平和的心,那就让心灵留下一些空白”。让心灵留下空白,不等于消极冷漠,麻木不仁。相反,它是失意后的坦然,烦恼时的超脱。如此,才能坦然面对生活,才能生活得美好。

诸葛亮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把心静下来,才能平静地对待一切,不攀比,不嫉妒,不自卑,不浮躁;才能想到健康,想到生活,想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爱好;才能忘记名利,忘记烦恼。

人生不能总为工作而忙碌,为孩子而打拼,为家庭而奉献。人到老年,要为自己活一回,做自己想做的事,老有所乐。开开心心度晚年,事事知足乐悠悠。

把心静下来,是一种自由超脱的生命状态,是一种大涵养、大智慧。“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静,不仅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素质,一种生存的本领。

焦虑乱心境,平静少烦忧。人到老年,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而且是晚年生活的高境界。

总结:我们生活在欲望都市之中,想要保存自己的养生之道,那么必须摒弃欲望,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可以做到这样又何尝不可长寿呢?(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作者:张雨,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性格决定命运 改变性格让你健康长寿

下一篇:帮你摆脱庸人自扰的8大问题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为什么很多人列清单?对日常生活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倾诉不健康的情绪或会传染给他人

心理学:男人在这时候表白,最易

推荐阅读

你了解什么是隐形抑郁症么?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导致选择恐惧症的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