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健康正文

快乐也是一种心态

举报/反馈

目录:

第一章:快乐也是一种心态

第二章:说话的艺术

第三章:驾驭您的愤怒

有的人每天都愁眉苦脸,有的人笑嘻嘻的,难道他们没有烦恼吗?其实每个人都有烦恼,最关键的就要看你怎么看待事情,你的心态,其实快乐很简单的。

快乐也是一种心态

生活中,我常常发现不少人总喜欢抱怨这抱怨那,总觉得自己整天忙忙忙碌碌,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心里却越来越不快乐,在他们看来,的的确确是一种奢侈品。要让自己快乐,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日本知名作家多田洋七,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但是,他为人友善,待人诚恳,因此在学校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有-次,他到一个很好的朋友家里做客。他第一眼看到朋友家里的一个只有万圣节时才有的、用西瓜皮做的面具,就爱不释手。朋友见他如此喜欢,就把那西瓜皮面具送给了他。他连声感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家给外婆看。外婆看到他得意的表情,连声说:“真好看,真好看!”晚上睡觉的时候,多田舍不得把西瓜面具放在别处,于是就把它放在自己的枕边,准备等到第二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第皮面具已经不见踪影了。这时,外婆满脸笑容地让他看看玻璃盘子,原来外婆已将它腌成瓜皮丝了,正等他起来美美地用早餐昵。多田笑了,快乐的暖流涌满了他的心田。

你看,-块西瓜皮郡给多田带来了如此大的快乐,而我们呢,身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不少人却感受不到快乐呢?原因是他们把快乐的阈限提高了,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永不满足的欲望中去了,赚不完的钱,升不完的官,自然,快乐也只得和他们渐行渐远了。

感受自然之美是一种快乐

清晨起床,推开窗户,感受清新的空气迎面扑夹,心里特别舒服,这是一种快乐;冬天,温暖的阳光照着大地万物,身在其中是一种快乐:在干旱了很久之后,突然下了一场及时一种快乐...一总之,上天的恩赐带给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以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上下班回家的路上,帮别人指一下路:朋友生病了,你安慰他要好好养病,有什么事陪你可以帮他料理,想必他定会喜出望外,对你的细心周到感激不尽;冷冷的冬日,你把自己身上约零钱掏给乞丐,想到他将不再挨饿的情景,心里必然升起不小的快乐。

取得进步是一种快乐

比如说,这次圆满完成了领导安排的任务,应该感到快乐;第一次参加歌咏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好歹是鼓足了勇气最终登上了舞台,没有出多大的洋相;通过努力,人际关系变好了,朋友更多了,这都是值得快乐的事情。

别人心中装着你也是一种快乐

工作受挫了,好友前来安慰你;生日那天,收到许多朋友的礼物和祝福:过节的时侯,收到好多好多来自亲人和朋友的节日祝福;别人尊重你,和你打扫呼,这更是一种快乐。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别人心中装着你,你又有什么理由不把它当做是一种快乐呢?

其实,生活中处处给了你快乐的理由,降低快乐的阈限简单快乐的理由,我相信快乐的笑容定会伴你一生!

说话的艺术

中国文化含蓄内敛,许多时候说话只说半句,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就是不肯说透。不仅仅样,很多词句放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老外常常感慨学好汉语不容易,中国文字背后蕴藏的古老文化更是大有玄机。

【说话艺术之一】

宁说人懒,不说人笨

过年时,曾和亲戚家的一个侄子聊“爱情”,他在北京读研究生一年级,女友在老家读大学三年级,我问他异地恋爱会不会有危机感,他说这事没仔细想过,只是自己经常说对方胖或者笨,不晓得这算不算是一种内心上的不安全。因为他明明知道女朋友无论相貌、身材,还是智慧,都是非常不错的。

恋爱中的人常常言不由衷,明明很喜欢对方,却偏偏否认自己的感受。其实,不光是恋人,很多父母也是如此,嘴里抱怨孩子笨,其实是有点恨铁不成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醒悟,能更聪明些。

那么,您是否也对身边的人说过“笨”呢?您是否觉得这样说有些不妥?

如果一个人失败了,不管是您的家人、孩子还是朋友,哪怕是再无见面可能的陌生人,也尽量不要说他笨。如果非说不可,可以说他有点儿懒。因为笨是能力问题,懒是态度问题,性质明显不同。虽说勤能补拙,但是,相信没有几个人心甘情愿地被别人称作“拙”。“拙”即为笨,是没有能力的表现。笨是不易改变的内因,会让他人失去希望;而懒是容易改变的内因,会让人有进步的希望。

很多人会问心理医生,如何让别人更容易接纳自己,我会建议用您希望别人对待您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说话艺术之二】

陌生的“亲”

我记得网上曾经有人用“淘宝体”称谓改编交警的对话:“亲,请您出示驾驶证。亲,您本次违章扣2分罚款200元。亲......”如果交警同志进行违规处罚时真这么说话,您非得吓一跳不可。《新周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亲,你跟谁亲?》。文中讲的是如今这个“扮熟人”的社会,我们彼此之间,只是扮演着熟悉的陌生人;而真正的至亲者,多成陌路。“淘宝体”称谓--“亲”,能广泛用于淘宝网,并能从淘宝网走下来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称谓,着实还是有它能广泛流传下去的道理。一个城市的生活半径越大,市民之间的熟识度就会越小,大城市更像是陌生人的社会,中国10大冷漠城市排行榜中,北上广名列其中。在这些冷漠的城市中,可能在一座楼里住上几年,隔壁邻居的名字还不清楚:和亲属同居一座城市,却因忙于工作疏于走动。于是,淘宝网上的陌生人趁机成为了您的“亲”。

亲戚,亲指族内,戚言族外。淘宝网里的“亲”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亲爱的”一词的省略语。但是无论怎样理解,在淘宝网上喊一个陌生人“亲”,会瞬间拉近双方的距离,也许有人会感到厌烦,但是至少不会因为人家喊了您一声“亲”,您会落荒而逃,或者气愤得不再光顾这家小店:有句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客气点没什么不好,尤其称谓上更有讲究。该如何称呼同事和上司,相信很多职场中人都琢磨过,称呼得妥帖,大家都舒服;称呼得不恰当,可能会招致对方的反感。

有人总结道,见人宁可高喊,不能低叫,小主管被称为某总也会笑嘻嘻,一般的工程师被称为某专家时也不会太过责怪。但是如果事情要反过来,就很失礼了。

小小称呼,兹事体大,不为别的,只为人的一点小小虚荣与地位,全在其中体现。

【说话艺术之三】

重复越多,分量越低

我的一位来访者,她和男友恋爱已经3年有余,最近苦恼于自己着急结婚,对方却总好像刻意回避。我问她,和对方谈过自己的想法吗?她说经常谈,一想到这事心里不痛快就会去找对方面谈,实在找不到就打手机,结果最后有几次,对方竟然连手机也不接了,直接关机。

其实,说话都需要技巧,更何况找对方谈婚姻大事呢?我建议她做好充足准备后再谈,否则更像是在发泄,想起结婚这件事或者心里不痛快了就去找对方,结果往往逞一时口舌之快,却无助于解决问题。谈话的目的不是泄一时之愤,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泄愤式的交流只会让您更加生气,对方也会越来越看轻您。

为什么有些女人说话很有份量,那是因为同样的话选对了场合。虽然话只说了一遍,但震慑力远比那些重复起没完没了的念叨要有份量。

其实,说话的艺术远不止这些,细说起来足能写本书。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会说话与说对话,做对事与选对人同样重要。

驾驭您的愤怒

工作中难免遇到让人愤愤不平的事,如果在怒气冲冲时,与老板发生冲突,和同事发生口角,或者把手机摔到地上,恐怕需要付出重大的人际关系代价。愤怒不是疾病,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如果过度、频繁发生,则可能会导致真正的疾病。所以,克制愤怒,驾驭愤怒,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愤怒的分类

愤怒一般不会单独产生,它往往混合着其他情绪,比如伤心、悲痛、羞辱等等。很多中年人长期处在身体疲劳、压力过大的状态下,一时情绪失控,血压骤升,很容易诱发中风:有研究指出,人在暴怒时血压可升高30毫米汞柱,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情绪、释放怒气,尤为重要,但是另一方面,愤怒也不能压抑,隐性的愤怒有时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所以需要恰当、及时地疏泄愤怒,从而消减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人将愤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

显性愤怒

包括爆发型、嘲弄型、破坏型

常常可以听到爆发型愤怒者说“混蛋”、“你给我滚”。有些人生性脾气急躁,遇到不满,怒火一触即发,不过也有些人因为长期隐忍,终于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就爆发了。爆发型愤怒的人常在事后后悔。

嘲弄型愤怒的人不爱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拐弯抹角地说出自己的不快,比如“有你迟到的工夫,我一份报告都写出来了!”说的时候还可能面带笑容:在他们看来,直接表达愤怒是不礼貌的,也不习惯这样做。这时,嘲弄变成一种被动的攻击:但是,带有幽默感的嘲弄,有时比直接表达愤怒更具伤害性,尤其是对亲朋而言。

破坏型愤怒者往往觉得正面抗争不能赢,从而采用曲折的方法表达愤怒,我们常会听见小孩说,“你不让我玩,我就不吃饭!”他们在愤怒时认为自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也不让别人达到目的。

隐性愤怒

包括隐忍型、自责型和习惯型

隐忍型的愤怒者即使内心再生气,表面也会风平浪静,这可能是因为从小受到隐忍的教育或受环境的潜移默化,担心发怒会失去声誉、朋友、工作、婚姻等。但是隐忍愤怒的后果是,有人会以自毁、自残的方式发泄怨气:或者为别人侵犯自己开绿灯,给别人得寸进尺的机会。

自责型愤怒的人习惯大包大揽别人的错误,“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没能及时给他帮助:”造成这种隐秘愤怒的原因,有可能是他们在幼年时自尊受过重创,他们发现对自己生气要比对别人生气容易:如果长期将愤怒藏在心里,就会对自己失望、不满,严重者还会患上忧郁症。

习惯型愤怒的症状是对一件小事大为光火。他会说,“你为什么总是借我橡皮,你不能自己买一块吗?”在这种不满背后有可能潜藏着他不敢正视或不曾意识到的怨恨、遗憾、挫败,于是遇到同样的小事,他就会习惯性地发怒。

我的情绪我做主

这几年,情绪管理一词日益流行。所谓情绪管理,就是善于调节情绪,适当排解生活中的矛盾和负面情绪,以乐观的态度,及时缓解心理紧张。

要想管理情绪,就先要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与朋友约会,若对方迟到,就不问青红皂白,冷言相向。这时应该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只有先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才能做出恰当的处理。仅对负面情绪有所认识还不够,还要学会适当表达情绪。不恰当的表达,如指责,只能引发对方的反击,使吵架升级。这时,应该尝试恰当地提醒对方,把在等待时的担心传达给对方。最后还要学会以适宜的方式缓解情绪:如果采用错误的方式,比如暴力、飙车、自残等,只能使人暂时逃避怨气,事后反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治怒”小方

1、研究表明,爆发式愤怒持续时间不超过12秒,如一场暴风雨,来得快去得快。在这关键的12秒里,可以尝试深呼吸,或在心中数12下,数完了,愤怒可能就消失了。平时,可以通过锻炼的方式发泄情绪,比如跑步,可以消耗多余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有助于平和情绪。

2、留意愤怒的迹象,比如攥拳、紧咬牙关、来回不停地走。在感到愤怒爆发前,在心里进行自我对话,演练表达不满的各种方式,以减少怒气,或者避免当真正看到朋友后进行尖锐的嘲弄。

3、许多人认为愤怒给人以优势,让他们具有优越感,事实恰恰相反。当人倾吐怨言时,会再次回忆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变得更加愤怒。所以,表达愤怒时,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意义的语言进行反击;或者进行理性思考,考虑怎样才能以一种良好的方式应对。

4、对于自责型愤怒,可以列一张自身的优点清单,提高自信,并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对这件事情负责”,不必把无关自己的责任揽在身上;也不要沉湎于过去所受的侮辱或委屈中。

5、对于习惯型愤怒,可以写“愤怒日志”,监控使自己愤怒的因素,在生活中学习辨认,避免触发愤怒的扳机,要敢于直面内心深处真正的愤怒来源。

6、与其曲折地表达不满,如故意拖延工作或者故意迟到,不如自己争取权益,鼓足勇气和老板开诚布公地谈谈不满所在,争取老板的理解和支持。

反手训练法

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认为,人们在自控力极低时很容易施暴。然而,长期的自我控制训练可以很好地控制冲动行为。根据美国心理科学学会杂志《心理科学近期趋势》刊登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训练使用反手(不经常使用的那只手)有功于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只需2个星期的反手训练,就能够减少冲动行为。具体操作是:“右撇子”可以练习用左手操作鼠标、泡咖啡、写字等动作,反之亦然。

结语:有些人遇到事情,常常不能够冷静,爱发火,其实这样并不利于人与人的交往。应该学会适度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文章原载于《健康博览》、《健康世界》,刊号:2012年第04期,作者:邓公明、史宇、Teresa,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心理健康 3个方法帮你摆脱心理疾病

下一篇:冬季情绪低落应多晒太阳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适当“自嘲”让心理保持平衡

导致选择恐惧症的心理原因

夏季天热脾气大 炎炎夏季如何预

如何克服“年龄恐慌症”?

推荐阅读

职场白领消除心理障碍4大妙招

做事太烦躁?教你如何赶走烦躁心理

好坐姿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