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孕前备孕正文

卫计委专家:全面二孩后社会抚养费将继续征收

举报/反馈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9月,**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30多年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多位专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全面放开二孩,并不会带来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与此同时,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诸如老龄化等问题,该政策仅能起到缓解作用,预计最快在2026年才能显现。

焦点1

出生率会不会大幅增长?

不会造成出生率猛增;生育高峰可能在2017年出现

人口专家、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

他认为根据最宽松的估计,反弹最高峰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在我国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官方曾预计受该政策影响,我国大概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然而,梁建章曾估算称,在全国启动政策平均满一年时,全国申请数量仅有105、4万,新增出生人数会远低于105、4万。而这远低于官方此前的预期。

如,我国人口大省河南在去年6月初正式施行“单独二孩”政策。截至今年5月31日,河南省共受理单独二孩生育申请4、7万件,生育1、3万人。在浙江,2014年实际出生1、6万余人,远低于预期的8万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认为,“单独二孩是一个很好的实验,证明了百姓的生育积极性不高。因此,即使实施全面二孩以后,人口的增长也绝不会失控。”

人口专家、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也认为,放开“二孩”不会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是因为社会转型对生育起较大制约影响。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育率下降是个必然趋势。

梁建章表示,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新增了几十万名新生儿。根据估算,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五六千万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生育高峰可能在2017年出现。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则认为,政策实施带来的新增人口每年不会超过600万,而中国的出生人口总量不会超过2400万。

对于“全面二孩”放开后受影响的人群数量,亦有专家提出不同的数据。此前,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有近一亿对。

梁建章则认为,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五六千万人。此前,全国约有1000多万育龄女性受益于“单独二孩”政策。

梁建章表示,中国的生育率早已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而与此同时,从2014至2024年,中国23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

焦点2

能否延缓老龄化的趋势?

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改善劳动力供给,但不会改变趋势

此前多位学者提出,中国人口变化的最大挑战就是快速老龄化,与此同时,“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这将严重影响今后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创新能力。

近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在其专栏文章中列了一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015年为2、2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6%;2020年为2、56亿,占18、28%;2030年为3、72亿,占26、39%;2040年为4、41亿,占32、11%;2050年为4、92亿,占37、88%。

张车伟认为,放开二孩生育不会改变基本人口形势,但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改善未来劳动力供给。即便马上全面放开二孩生育,中国人口出现的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调整政策如果能带来一定生育水平回升和出生人口增加,则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姜卫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全面二孩对于人口形势并不会在近期就带来明显的变化。在未来10年到15年的时间,该政策的影响才会逐步明晰。

陈友华则认为,政策调整会使得更多家庭生育二孩,出生人数会增加。但只能延缓老龄化进程的速度,并不会改变这个趋势。

焦点3

政策落地需要多长时间?

应是参照“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首先要修法

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全面落实该政策还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律之后,方可最终落地。

姜卫平对记者透露,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落实应该是参照“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他强调,首先有个修法的过程。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当年12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12月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了各地落实“单独二孩”的实施方案。首先,各省(区、市)的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接着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即国家卫计委)备案。之后,各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

姜卫平介绍,我国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多地相应地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落地出现了时间差。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率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数省份集中实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

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

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天津、北京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而安徽省的政策相对比较灵活,若单独二孩在政策过渡期内,即在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1月23日安徽修改计生条例之间出生,单独家庭只需按规定补办《生育证》即可。

对此,国家卫计委曾在答复地方时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或地方条例修订公布前,单独夫妇违法再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立足于批评教育,原则上不作实质性处理。

焦点4

社会资源能否应对?

将加强妇幼健康、幼儿园等公共服务供给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我国现有的医院床位、幼儿园等是否能应对?

多位专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源足以应对政策调整后的生育形势,无需担心这一问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称,我国曾经有年新增人口超过2900多万人的历史。全面放开二孩后,每年也就多出生几百万新生儿,并不会导致医院紧张和学校的紧张。当下出现的幼儿园不足、产房不足等现象,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比如大家都挤到一线大城市了。

不过,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北上广等大城市目前有相应的人口调控目标,在生孩子的产房和床位等数量上没有大的问题。但特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会变得非常稀缺。

昨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对外表示,下一步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策的衔接。要加强生殖健康、妇幼健康、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人口专家、国务院参事马力也称,如今不只是北上广,各省的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承接即将出现的生育小高峰,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准备床位和多种资源等措施。

与此同时,由于养育子女的成本提升及生育观念的改变,普遍的生育意愿已降低。对此,多位专家呼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二胎。

马力认为,由于目前社会上的生育意愿不是非常强烈,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如原来的9年义务教育可以调整为12年。教育成本下降使得抚养成本大幅度下降,而12年的义务教育也使得孩子的素质进一步提高,这也决定了劳动生产力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落地

北京卫计委

基层助产能力不会有太大压力

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对此,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严格根据中央政策修订地方法律法规,并在卫生系统能力范围内创造最好的条件。

针对北京各医院床位的情况,他表示,北京基层的助产能力并不会有太大压力,“全市妇产科、产科应对需求没有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某一个具体的单位会出现特殊情况”。

被问及放开“二孩”,会不会在北京带来生育高峰?该负责人认为,生育压力存在,“但从单独二孩的情况来看,市民会理性掌握机会。”

北京市卫计委近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53034例和48392例。自去年2月2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单独二孩”申请数今年已呈稳步上升趋势,相对去年不足3万人的申请数相比有所提升。

根据对已办证育龄妇女年龄段的分析统计结果,31岁至35岁占比最高,共27435例,占总办证数的56、69%。其次为26至30岁,共11437例,占比23、64%。此外,36至40岁为8334例,为7、22%。

释疑

放开二孩后哪些政策会调整

全面放开二孩系我国人口计生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那么与人口计生政策相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以及“一票否决制”、社会抚养费等政策规定,会不会有所调整呢?新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计生法”与全面二孩不矛盾

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出: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全面放开二孩后,上述法律规定是否需要修改?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强调的是“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而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从法理层面考虑,二者并不矛盾,不存在修法的紧迫性。不过,从法律的严谨性考虑,《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定的是国家计生政策的总原则,仍有写入“普遍二胎”的必要。

“计生一票否决制”不会取消

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后,湖南省常德市于1982年率先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并取得了较好成效。随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在全国推行。

全面放开二孩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是否应该取消?

梁中堂对新京报记者说,五中全会虽然提出“普遍二胎”,可同时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仍旧是基本国策,这一点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允许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在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的这个前提下,lsquo;一票否决制'不会取消”。

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求是杂志撰文提出:中国依然要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巩固和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切实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

社会抚养费应继续征收

近年来,社会抚养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2014年11月,国务院就《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再度引发社会抚养费的存废之争,有人认为社会抚养费屡次发生违法征收、截留挪用资金等问题,应该取消;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立法完善。

此番五中全会提出“普遍二胎”后,社会抚养费再次成为争论焦点。

梁中堂认为,目前仍不适宜取消社会抚养费,“计划生育还是基本国策,实施lsquo;普遍二胎'并不等同于普遍放开,所以生育权仍旧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超生行为必须有强制性处罚措施,以维护国策的严肃性”。

只生一孩应仍享受奖励

自1982年开始,我国对独生子女家庭实施奖励政策--每月5元独生子女费。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这一奖励政策成为质疑焦点。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提交提案,建议提高独生子女费。随后有媒体报道,历经30多年,不少省份的独生子女费标准还停留在每月5元,许多年轻夫妇从未领过独生子女费,这笔钱去哪了?

五中全会提出“普遍二胎”后,独生子女费再次引发讨论:继续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是否还会享受到独生子女费奖励?

梁中堂对新京报记者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这个原则并没改变。只要继续执行计划生育国策,那么就应该有奖有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那么只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就应该获得奖励。国家允许生育二胎,生育一胎的家庭并没有违反计生政策,今后理应继续享受奖励政策”。

上一篇:想当妈妈 优生检查不能少

下一篇:剖腹产后再怀孕的注意事项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怀孕头上长痘痘是男孩吗 这样做

孕期呕吐吃不进东西怎么办

这些孕期征兆暗示你生女孩 想生

孕期32周的胎儿发育情况及注意事

推荐阅读

一百多年的怀孕秘方 想要备孕成功这秘方功不可没

胎盘成熟度几级预示着能生,提前或延迟成熟怎么办?

怀孕产检流程项目 产检费用大概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