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外***念珠菌病率是**滴虫病率的4倍多。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外*潮红、肿胀、剧痒、**内可见大量豆渣样分泌物,也有极少数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该病的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体皮肤、口腔、**和消化道等部位。有文献报道:10%的健康妇女和30%的孕妇无任何症状而**内致病菌存在。该病菌平时与机体“和平共处”,一旦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内环境发生改变、保护屏障被破坏、菌群失调等因素,该菌就会大量繁殖伺机“兴风作浪”引起病变。尽管男性患**器念珠菌病也不少,但女性更普遍。 为什么外**器念珠菌病青睐女性呢?常见原因如下: **器解剖生理因素 频繁的*交会引起**黏膜受损,使正常的防御屏障遭到破坏,导致生殖道抵抗力下降,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起来产生病变。有文献报道:与患病的女性为性伴侣的男性,其**器感染率是20%-70%;与患病的男性为性伴侣的女性,其**器感染率是80%。这说明由于性别的差异、**器解剖生理的不同,使妇女更易患病。 **、肠道感染 一项有关念珠菌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带菌率调查表明:消化道(包括**)的带菌率是最高的。女性外*与**接近,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清洁方式不当,很容易自体感染。所以**、肠道是本病重复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间接物体传染 被念珠菌污染的手、浴巾、浴盆、衣裤、被褥和检查器械等可传染本病。 其它易感因素 糖尿病患者、孕妇雌激素水平增高,**分泌物及**糖原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繁殖从而发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引发本病;部分患者可由于口服**药引起;恶性肿瘤、尖锐湿疣以及其他**炎合并念珠菌感染;经常使用卫生护垫导致外*不透气,使局部环境温暖、潮湿,利于念珠菌的滋生。 如何防止**念珠菌感染? 为了防止念珠菌的感染,必须积极清除易感因素和易发本病的基础病。如坚持合理、适度、卫生的*生活;除*经期外不要使用卫生护垫;不宜穿紧身裤和化纤内裤;不要经常使用抗菌的外用洁阴药品,以免破坏正常的菌群环境;糖尿病患者应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要滥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由于口服**药引起的可改用工具避孕等。 **念珠菌感染患者用什么药? 对于已患**念珠菌感染(亦称“霉菌性**炎”)的患者,可用双唑泰栓或达克宁栓(每晚放入**内1粒、7天为一个疗程),也可顿服氟康唑胶囊150mg或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一次饭后即服、7天为一疗程,对于急性患者多数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慢性复发性念珠菌性**炎,可在急性症状控制后,于每次*经前服用单剂量的氟康唑胶囊150mg或伊曲康唑胶囊20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