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15岁的云阳初三学生潘树林,因大半个面部布满了黑色的胎记,自从懂事起,一个又一个的绰号便伴随着他的成长。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他憎恨同龄人互相取绰号,但他偏偏成了绰号最多的人。终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9月15日,当班上一名曾与他发生过纠纷的同学当面叫他“黑熊猫”时,他拔刀将对方捅成了重伤…… 绰号引发校园血案 9月15日晚上九点半左右,云阳县一·一九中学的校园内传出几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该校初三学生邹刚(化名)在厕所里被人捅成重伤。当该班班主任冉红碧等人闻声赶到现场时,倒在血泊中的邹仅说了句“是花脸娃杀的我”便昏迷过去。 事发后,邹刚被师生紧急送往云阳县医院抢救。经诊断,凶手的尖刀捅进邹强左腹腔,致胃穿孔、动脉血管断裂……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县医院立即向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求援。在有关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昏迷了三天三夜后,邹刚才醒了过来。在医院,邹母愁容满面,为邹刚治疗,现已花了4万多元…… “花脸娃”是谁?师生们很自然地想起了一个人:邹刚的同班同学潘树林。因他脸上布满黑色的胎记,“花脸娃”是他众多绰号中的一个。 当晚,云阳警方在校园内展开了调查,有学生证明说,前不久,邹刚因一小事与潘树林发生矛盾,邹叫他“黑熊猫”,为此,两人还打了一架。 警方欲找潘树林了解情况,却发现在事发当天晚上,他已神秘失踪。 潘树林捅伤邹刚后,没有回家,而是独自一人跑到距学校约10多公里的一个山梁上蹲了两天两夜。两天后被父亲和亲友在山梁上将其找到。 潘父潘昌明说,当他和亲友于9月17日早晨在山梁上找到儿子时,只见儿子仰躺在山梁的一块石板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空。周围散落着数百个烟头,石板上被儿子用“石笔”在上面划出了成千上万道直杠杠。 跟父亲下了山,在山脚的一个餐馆,潘树林狼吞虎咽地吃了三大碗饭。待儿子吃饱了,潘昌明用颤抖的手拨通了云阳县公安局的电话:我的儿子找到了,我们马上送他来自首…… 在去公安局的路上,潘树林一步三回头。半途,他突然问父亲:“我进了公安局,还能出来吗?”潘昌明忍住眼泪,鼓励儿子:“好好认罪,会的……” 潘昌明说,到了公安局,他儿子被民警带走时,眼里满是泪水…… 到公安局后,潘树林对自己捅伤邹强的事实供认不讳。他交待了自己的作案动机:这学期开学不久,因邹刚乱叫其绰号,并指责其“骚扰”过他在班上结拜的“干妹妹”,他认为自己遭到歧视,遂怀恨在心,买来一把弹簧刀,于9月15日在学校厕所狠狠捅了邹一刀…… 当天,潘被云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11绰号伴随孤僻学生 “潘是学校绰号最多的人”。在潘树林就读过的江口中学,不少师生这样说。 知道潘树林捅伤了叫自己绰号的同学而被刑拘的消息,曾与潘树林是同学的江口中学初三的学生感到十分内疚。一位周姓学生说,他与潘从小学到初二年级一直是同班同学。因潘脸颊两边全是黑色胎记,看上去不怎么顺眼,他也常拿他的这一生理缺陷取绰号取乐。他曾叫他“潘麻子”、“黑熊猫”、“黑子”、“青面兽”、“黑狗”等。潘平时很少发脾气,但唯独别人叫他绰号时他易生气,为此,他们也曾打过架。潘另一名伯姓同学说,初二时,他曾作了一个“统计”,同学们一共给潘取了11个绰号,其中“潘色鬼”是他取的。伯称没想到这些绰号给了潘这么大的伤害,并使他为此犯了罪,现在想起来,真不应该。 潘树林在江口中学读书时的班主任李老师说,从初中三册开始,感觉潘树林有点自暴自弃的倾向,抽烟很凶,“这个娃儿本质不坏,可能因为父母长期在城里打工,管的比较少,因此孤僻,有点封闭自己,也跟他谈过心,他说感觉自己比别人低一等”。记者问李老师,潘树林当时感觉“低人一等”是否因为他脸上有胎记,李老师长久没有作答。 转学后绰号阴魂不散 一·一九中学校长杨友军对在自己的学校里出现因绰号引发的伤害案感到十分痛心。他介绍说,潘树林原在云阳江口中学读书,是9月初才转到该校来就读的,没想到转过来只十余天,就出了事。 潘树林老实巴交的父亲说,在江口中学读书时,一些调皮的学生乱给潘取了许多绰号,潘对此很伤心。这次转学到一·一九中学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转的。他的理由是“感到压抑,想换个环境”。他们拗不过他,便同意了。没想到转过来,依然有人拿他的生理缺陷取绰号,并因此出了事。 “这个娃儿面部特征太明显,如果作了案,很容易抓到。”谈及对潘树林的印象,一·一九中学杨友军校长说,他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太合群。目光总给人忧郁、阴沉的感觉。“我也是从学生叫他的绰号知道这个学生的”。由于才到新学校,很多同学还记不住他的名字,包括受害者邹刚。 杨友军称,事发后,他和学校的一些老师分析了他的作案动机,不少老师认为,潘树林因自身生理缺陷,本来就有自卑感,拿他的生理缺陷取“绰号”,无疑在他“伤口”上撒盐。其捅伤同学的行为,完全有可能是其长期压抑的的一次“极端释放”。 潘树林的班主任冉老师表示,因为潘树林才转学到班上不久,详细情况还不怎么了解,只是感觉他很内向,很忧虑,还发现他抽烟,批评了他,潘树林写了检讨,保证再抽烟就离开学校。“没发现有人叫他绰号。” 但一些同学表示,有同学叫潘树林绰号时,班主任还曾经批评过这些同学。但悲剧仍然发生了。 母亲不买“祛斑灵”儿子曾经想 在潘树林小小的卧室里,胡乱地摆放着20多瓶大大小小的净肤霜、去斑灵之类的药物,十分显眼。记者拿起一看,不少已过了期。其母黄吉碧含泪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儿子潘树林欲去掉脸上的“斑”买来的。为此,他还闹过一次。 黄吉碧称,今年4月17日,潘树林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中告诉她,班上一个漂亮女生喜欢盯着他看。但不久他从另一个女生口中得知,漂亮女生说盯着他是觉得他长得“怪”,他听了差点哭了。黄吉碧听了安慰了儿子几句,不想儿子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已发黄的报纸,要她给他100多块钱去买报纸上的“祛斑灵”。她说了句“广告上是瞎吹的,治不好你脸上的胎记……”没想到潘树林气冲冲地摔门出去了。 不一会,在附近开药店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说,潘树林到药店要求买100片安眠药,不知想干啥。潘母慌忙去把潘树林找回,质问他买那么多安眠药做什么。在她的追问下,潘树林才向她承认错误,说他不该有的念头。听了儿子的话,她当即抱住儿子哭了…… 黄吉碧说,平时她和丈夫都在城里打工,娃儿越大越有些“怪”,棒棒都打不出几句话,一天只晓得抽烟。小时候他们没去城里打工时,晓得周围的人是喊娃儿绰号。进城后不晓得这些情况了,也没有哪个老师给他们说过。 94篇日记的秘密 绰号到底给潘树林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虽然记者无法采访关在看守所的潘树林,但在他家中,其母翻出的几本日记本,却见证了潘树林因绰号经历的痛苦内心世界。 以下是潘树林的几篇日记。 “今天是2001年6月20日,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过完这个暑假,我就是初中生了。我要好好学习,我要用行动证明,虽然我脸上有缺陷,但我不比其它同学差。唉,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到初中后,同学们还是给我乱取绰号。” “2002年10月8日,阴。绰号,又是绰号!一个个难听的绰号像不散的阴魂跟随着我,难道要伴随我的一生?今天,我和好朋友唐荣打了一架,哼,还是好朋友,竟叫我‘黑屁股’。午休时,保卫科王伦斌找我谈了心,我说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起绰号,王老师安慰了我。我忍不住哭了,我说,我也不愿脸上是黑的呀!只怪娘不该生我……” “2003年8月9日。小雨。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父母终于妥协了。同意让我下学期转学到一·一九中学。但愿转到新学校,我就可以摆脱绰号的纠缠。10多个难听的绰号,个个听起心里发毛。唉,为了绰号,我把很多同学都得罪了…… 离开学还有1个月,我最想的是在这个时候能得到一种神奇的药物,在脸上一擦,黑斑就消失了……” 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自2000年3月潘树林有了写日记的习惯后,至案发,潘所写的400多篇日记,有94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绰号给他的伤害和他内心的忧伤。 “环境”是元凶? “近几年我县校园安全事故逐年上升!”记者就“绰号伤人案”采访云阳县教育局保卫科科长王元涛时,王科长分析认为,血案的发生,偶然之中也有必然。 王称,最近3年,云阳县已发生学生暴力伤害案40多起。细细分析每一个案例不难发现,这些案例都有一定的特点,但大都与我们的育人环境有关。就“绰号**案”而言,长期以来,一些人以叫潘树林的绰号为乐,而忽视了他内心隐痛。 有专家称,这个极端的个案给我们的育人环境敲了警钟。从这个事件看,有很多环节是缺位的,首先是老师,没有建立一套针对转型期或者学生的敏感心态的有效疏导和纾缓机制,忽略了个体生命的特殊性,使悲剧发生;同时家长作为教育“三角”中重要的一角,也没有给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没有注意孩子的细微变化,并及时的进行劝导和激励;当然,也与现在学校外的复杂环境有关,比如,此事件中潘很容易的买到管制刀具。“绰号伤人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问号等待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