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着困惑。面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大夫颇为感慨地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他们怎么了?”那些企图的高中学生;害怕笔尖的中学生;不敢看人的初三学生;害怕死亡的高中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学生;未遂的中专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才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柏大夫说,近年在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就诊的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大。由学业带来的压力。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我国中学生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柏大夫认为要减轻中学生的这种压力感,首先应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把中学生健康教育设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充分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采用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困扰。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重要。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初中生存在敌对、攻击行为的占5.1%。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在学校讨老师喜欢的乖孩子,在家里却成了攻击父母的“小暴君”。对此柏大夫说,从生理上讲,孩子进入后,随着身体的成长,第二性征快速发育,精神上攻击性增强。另外“小暴君”的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分溺爱。不正确的家教是构成中学生存在问题的又一个直接原因。 这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过分自律、内心冲动和压抑,甚至会有突发伤人或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反应呢?专家认为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并造成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主流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人价值”,于是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在这种每个人都在“创造”的氛围中,没有标准,没有模版,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个人的选择。于是父母就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具有理想主义、且要求甚高的父母,常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完美理想的机器,使孩子承受大量重负,“抹杀”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使孩子过着一种规律而秩序化的生活。当外部要求过强,以苛刻的外部行为做标准时,焦虑和压力会迫使青少年产生强迫行为,以缓解焦虑。 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影响,就说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一些官员腐败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阴影,从而影响到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仔细想想,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和谐,而中学生的人格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还十分脆弱,哪经得起如此大的冲击?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障碍。若暂时性的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疾病。所以许多学者认为,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异常的温床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