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健康正文

家长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常存误解

举报/反馈

  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家长在孩子未成年的那个阶段会非常警惕,他们与异性的交往,担心孩子会出现早恋或者作出一些越轨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家长对异*交往存在误解。

  误解一:与异*交往是少数“坏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仿效。

  与异*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中学生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学生被灌输了对异*交往的很多偏见,他们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一些学生则采用“地下活动”方式与异*交往,不敢让老师和家长发现。这样的境况对学生正当的异*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个学校里,真是只有少数学生对异*交往感兴趣,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这个学校出了什么问题。

  误解二:如此交往下去,担心他们过早地发生“那种”关系。

  体内骤然剧增的雄性激素(男)或雌性激素(女),使他们无法抹掉对异性怀有的特殊敏感和关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知道这样的冲动是自然的、正常的。许多人会怀疑自己的感受,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是个“好人”,但是,他们又实在不能克制自己的冲动。

  实际上,过早或随便发生性关系多是那些被严格限制与异*交往,或家庭缺乏温暖的关怀的中学生;而那些生活在比较民主的家庭中的青少年,可以和父母公开讨论与异*交往或性的话题,则通常会在*行为上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

  误解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实际上却自相矛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是读书。学会与人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虽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同时,学会与异*交往也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交往并不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四: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交往的条件。

  这实际上是在将异*交往神秘化,把异*交往划为禁区。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信在生活当中很多的家长都会出现上面的这种理解吧!其实如果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正确健康的异*交往,那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帮助的,所以家长们不要盲目的去阻止。

上一篇:青春期女孩抑郁症的两大诱因

下一篇:解析大学校园“心灵同居”现象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如何远离职场忧郁症

引发深海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

教你如何正确给心灵减压

如何帮助朋友走出抑郁症

推荐阅读

抑郁症的前兆表现在哪些方面

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压力山大的后果不堪设想!